首页>检索页>当前

民族地区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发布时间:2021-10-14 作者:张立新 张媛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胜阶段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相互促进,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旨归,以城乡融合为理念、以激发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为机制、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途径的,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农村教育事业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提出要全面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那么,教育何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应如何发展?以服务面向地方性为特征的地方高师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应有怎样的角色定位,实施怎样的参与策略?回答这些问题,能够加深对国家战略的理解,能够为农村教育现代化规划方向,能够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谋划路径。

P32 图1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袁伟明 供图.jpg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袁伟明 供图

乡村振兴战略中教育的服务性路径

《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强调,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性力量,农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撑,首先取决于其“人才支撑作用”。

一方面,虽然东西部沿海农村与中西部农业型农村在转型发展中呈现的新矛盾并不相同,但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仍是农民问题。改变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中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将城市化释放的农村人口存量转变为人力资本,实现对农民的“内源性”扶贫和增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服务乡村的学校教育体系。

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基本任务,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由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现代化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培育农业科技人才是基础。激发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需要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乡村治理人才的整体优化,依赖于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经济视角下的乡村振兴,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通过内培外引相结合的办法,在乡村地区建设和发展亲农、支农、爱农的人力资本,是统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手段。

在考察了中国乡村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后,有学者尖锐地指出,乡村之凋敝是多重因素复杂作用的结果。20世纪初蓬勃兴起的农村教育运动,正是一场以启蒙为主旨、以农业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地方化、个性化为模式,饱含了强烈的民族拯救责任的运动,然而通过教育挽救乡村经济的理想最终并没有实现,因此,以人力资本理论作简单线性思考来论述教育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路径可能会大失所望。在考虑教育的经济价值之外,应在更宽广的时代背景和世界局势中去反思教育如何回应乡村建设整体的政策思路和领导意识。乡村的转型发展,不仅发生在经济体制、经营方式的变革上,还发生在文化、习俗、思想的方方面面,现在的乡土中国,正呈现出完全不同以往的景象。只考虑经济视角而忽视社会、文化视角的乡村振兴会给乡村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在转型发展中乡村文明被城市文明吞噬,乡村记忆被城市记忆消解,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因缺少对话和传承而式微,农村价值观迷失,乡土情怀失守,这些成为乡村转型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教育,必须改变“扶贫对象”的身份和处境,在其经济价值之外,正视其引导作用,强化其精神内涵、文化责任和乡村义务。

教育是推动人类进步文明的动力源泉,良好的教育本身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早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发布报告,呼吁关注教育在推动农村转型中的重要意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是研究将教育作为一种路径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的行动努力,即有意识地针对特定教育问题的解决,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经济学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教育“人力资本”的功能固着价值,以“乡村人力振兴”构建其服务路径,通过推动乡民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进步、劳动者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来充分调动人谋求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教育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使命,通过挖掘、梳理、阐释、转化地方性知识,传承和繁荣乡土文明,培育乡土文化认同,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复兴,构建其服务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作为与城市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伴随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被视为对农村地区教育的界定。作为一种区别于城市的教育,长期以来,无论是在观念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常常被默许落后于城市教育。从整体上看,以“双基”教育为主的农村教育层次偏低,结构和功能单一。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现代化正面临重重阻力。而农村职业教育,目标指向于培养安于农村、安于农业的人才,事实上所培养的人越来越多地脱离农村、脱离农业。农村教育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所处的政策劣势,资金不足、教师缺乏、教师缺少有效培训且流动率高等,直接制约了农村教育的质量,而接受了教育的青年外流到能够提供更好就业机会的地区,也制约了教育投资对农村地区影响力的发挥。衰颓的教育无法担当乡村振兴的使命,农村教育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都有待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得到改善,而得到改善的教育,将更有实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力量。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教育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条件。“十四五”期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后,全国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经济的本土化趋势凸显。嵌入乡村的初等和初级中等教育,作为国家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构成及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被视为民生领域投资的重要方面将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村教育投资成为乡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政策引导的政治经济发展格局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长期以来由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农村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给相对不足、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然而,政策、制度带来的改变终究是一种外源性的影响,发挥教育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还需要深入分析教育在乡村人力振兴和乡村文化振兴中工具性价值的实现方式,并最终以人的发展和振兴为内核,来实现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P32  图2 河北省承德市棋盘山中学大课间活动 袁伟明 供图.jpg

河北省承德市棋盘山中学大课间活动。袁伟明 供图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面向和主旋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总体承诺,强调通过政府的积极作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优质均衡”是中国教育现代化提出的发展理念,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提炼。教育现代化的短板在农村教育,优质均衡的重点是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随着普惠性政策和补偿性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深入实施,在一致性、均等性理念上建构的教育公平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所蕴含的“优质均衡”由一致性走向多样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教育现代化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而是“要根据各地实际,强化分类指导,重点关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聚焦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等最困难的地方,不断完善发展机制,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全面扩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机会”。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仅差距很大,而且差异很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一地一案、分区推进”的发展战略,要求不仅要看到地区、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也要看到其发展差异,要在差异中理解差距,在差异中激发主动性、创造性,避免模仿的现代化、强制的现代化。

未来的农村,经济结构、人口构成、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型。生活在农村区域的人口除了传统农业人口外,还有非农业人口,城市回流新农村人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多种产业协调发展。以振兴乡村为目标,农村教育应由传统的城市教育的模仿者和生源提供者的被动、适应式发展,转向积极主动、特色多元发展。乡村振兴中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应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亲农爱农、传承农耕文化文明为理念和目标,教育结构合理,教育教学内容、手段、方式优质高效和有明显特色,教育治理结构和方式现代化。

以教育为载体,推动乡村人力资本的积累与转化,践行文化责任、传承乡村记忆,需要构建具有鲜明乡村特色、服务和支持乡村发展的教育体系。这一教育体系应突破以往的“在农村”“为农村”“靠农村”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概念的区域性束缚,而强化其服务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发展的功能属性。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教育,应是一套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的教育体系,就其层次来看,不仅包括在农村创办的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设立在城市的以服务农村发展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就其类型来看,除了基础教育,还有职业教育、农村成人继续教育。就其职能来看,为农村人口提供有质量的、城乡间更公平的基础教育,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有针对性的、能获得切实经济回报的职业教育,通过教育来促进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地区多种产业协调发展。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教育的实施路径

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特定教育问题的解决为途径。长期以来,通过为农业农村领域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社会服务,开展文化传承,推动国际交流合作,高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中创立的农、科、教相融合的综合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8年末,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引导高校在科技创新、技术供给、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咨询等方面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的全面振兴,需要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五个类型的人才支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科技服务不仅是农业院校的任务,而且是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强化特色办学和服务面向,以人才培养培训扩容乡村人力资源,实行专业动态调整、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和信息技术服务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以行业对口精准支持推动乡村功能完善是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重要向度。

地方高师院校是省属、省地共建或地属的以专门培养地方基础教育教师为首要任务的地方性高等教育机构。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新时期,师资力量、办学经费、学术水平基础均相对薄弱的地方高师院校,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需要,建构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必然选择。

在明确农村教育优先发展、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保障的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自觉承担服务于乡村振兴的责任,这不仅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

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努力打造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发展快的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是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持和服务乡村基础教育,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开展乡村基础教育研究、指导乡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师范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还相对欠发达、经济成果转化率比较低、文化建设相对薄弱,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更应充分利用人才密集、科技密集的优势,不断加强自身办学水平和服务地方水平,充分提供智力支持。依托传统特色学科优势,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适应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开展学科整合、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服务于乡村规划、特色旅游、电商经济等,都应成为探索的方向,从而真正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当地的科学水平和村民的文化素养,为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张立新系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媛媛系继续教育学院教师)(《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10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