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留学促进青年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

发布时间:2021-10-21 作者:苗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杂志

[摘要]全球胜任力培养旨在使青年学子在情感层面形成全球意识和世界大局观,在知识层面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兼具人文关怀,为国家建设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而在技能层面则掌握多语言沟通交流能力和加强跨文化协同合作等多维能力。留学可以帮助学子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全方位养成全球胜任力。因此,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年人才,可从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两方面发力,促进留学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全球胜任力;全球胜任力培养;出国留学;来华留学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全球胜任力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秩序、国际交流受阻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全球化的良性发展,培养有助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人才,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以留学为实践形式的全球胜任力培养模式能在个体与世界之间建立联系,塑造在情感、知识和技能层面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维护全人类共同福祉的人才。

一、何为“全球胜任力”

2009年,中国内地第一次正式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评测并拔得头筹后,PISA测试进入了大众视野,并引发国内各方对“全球胜任力”和教育改革的思考。全球胜任力的内涵在学界尚未达成统一共识,不同研究主体遵循不同的逻辑与视角,产出多种理论模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滕珺总结美国教育领域对全球胜任力内涵的研究,提出三种解读逻辑。一是模块要素逻辑,即借用人力资源领域传统“胜任力”研究思路,挖掘“全球胜任力”的基本模块和要素。采用这一逻辑的代表性人物是被称为“全球胜任力”教育之父的理查德·兰伯特以及美国学者威廉姆·亨特、大卫·施博尔和乔治·欧文。PISA构建的全球胜任力理论模型即采用此种逻辑,将其分为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四种不可分割的因素。二是主客关系逻辑,以行为主体的内外关系为分析逻辑。这种解读方法以美国全球卓越领导力公司(Global Leadership Excellence)提出的全球胜任力模型为代表,强调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是一个由内向外、终身培养的过程。三是行动程序逻辑,以美国哈佛大学“零点工程”跨文化研究项目的主要调研者维罗妮卡·博克森·曼斯勒和美国亚洲协会副主席安东尼·杰克逊联合发表的《为全球胜任力而教:使我们的青年一代为参与世界而准备》(Educating for Global Competence: Preparing Our Youth to Engage the World)为代表,将全球胜任力解读为理解全球性问题并为之做出行动的能力与倾向,并提出了相应步骤。

结合中国实际,国内学者和机构也提出了各自看法。例如,中国青年学者孙成梦雪认为,全球胜任力是指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大环境下,个人能够以开放、欣赏与包容的心态,与他人进行有效互动和合作,为增进全人类的集体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滕珺教授也提出了相似看法,她认为全球胜任力其实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国际环境下的延伸和拓展。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院长贾文山认为,全球胜任力是一种个人或组织与多背景的全球利益攸关者们打交道的能力。2016年,清华大学在启动实施的《清华大学全球战略》中提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目标。清华大学将全球胜任力定义为“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包括认知、人际与个人三个维度上的六大核心素养即世界知识与全球议题、语言、开放与尊重、沟通与协作、自觉与自信及道德与责任。

基于现有研究,结合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全球胜任力大致包含情感、知识、技能三大层面。情感层面倡导留学人员形成全球意识和世界大局观,积极主动承担起在国际建设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知识层面主张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兼具人文关怀,力争为国家建设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技能层面引导学生掌握多语言沟通交流能力,加强跨文化协同合作的多维能力。

p30.jpg

2021年4月16日,“国际青年中国行”系列活动来到第一站贵州。来自美国、英国、喀麦隆、巴西、法国、韩国等国家的青年在云海茶场。

二、留学与全球胜任力的养成

留学不仅是各国学生流动与交流的途径,也是为国家与世界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人才的契机。留学为学子提供在不同国度感受不同文化、学习先进知识与技能的机会,从而使个体对本土问题、全球议题和跨文化交流的体察更加具体和深入。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子进行相互尊重又有效的互动基础上,留学人员能够更加客观地理解世界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留学使学子拥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情怀,从而形成能够为本国发展、人类共同福祉和世界性可持续发展采取负责任行动的能力。

(一)留学与全球胜任情感的养成

留学经历对情感的塑造体现在个体对于世界的认识、对于国家与世界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于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等方面。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回望,留学经历使一批中国进步青年接触到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开阔了视野继而转变思想认识,为党的事业发展壮大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917年,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后东渡日本开启留学生涯,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0年,他赴法勤工俭学,在欧洲各国游历的留学实践使他更加坚定了信仰,自此踏上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之路。同年,邓小平也踏上了前往法国留学的邮轮,勤工俭学的经历使他充分了解当时欧洲的社会风貌,极大丰富和改变了他的思想和价值观,此后他又从法国转赴苏联继续留学。留学经历为邓小平在此后提出并实践立足于全球发展的改革开放思想,将中国与世界接轨,让中国成为参与并推动全球化的重要主体积淀了智慧和理论力量。随着中国的日益繁荣与强大,今天的留学人员在出国后开始以平视的目光看待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用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心态积极推动中国与世界互学互鉴,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二)留学与全球胜任知识的养成

知识是参与全球合作、解决全球问题的关键因素。1978年6月,为推进中国改革开放,邓小平在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时作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同年中央即作出每年选拔约3000人的派遣计划。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掌握全球胜任知识的留学人才选择回国。据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海归人才回国创业集中于战略新兴产业,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世界竞争力。在后疫情时代,我国不少学子出于对安全和签证政策的考量,在留学目的地选择上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将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纳入考虑范围。这种趋势有利于留学人员体验世界范围内多样性的教育模式,从而丰富全球胜任知识。

(三)留学与全球胜任技能的养成

技能与知识的不同,体现在技能的掌握更需要反复的操作与磨练。全球胜任力强调的跨文化交流与协作需要基于个体对异己文化的客观感知与理解,留学恰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留学使“沉浸式”体验一国历史文化与社会风貌成为可能,同时也随之提升多语言沟通能力,从而奠定全球胜任技能的基础。只有在充分了解他国文化并掌握其语言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在全球多元文化社区中求同存异,理解并使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叙事方法。实现全球胜任技能要求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与合作,通过对共通性、多元性与关联性世界文明的探索形成全球意识和大局观。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动力市场对多元文化背景下人才的沟通与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全球胜任技能是在多元文化社群中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自身与外部社会环境有效关联,从而对国际社会发展产出有效成果的关键。

三、发挥留学事业培养青年人才全球胜任力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同时也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是重要的国际教育枢纽和人才枢纽,具备培养全球胜任力人才的巨大潜力。笔者认为,更好地发挥我国留学事业培养全球青年人才全球胜任力的作用,需同时重视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两个方面。

(一)提振出国留学信心

疫情使全球留学事业严重受阻,在此背景下,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正式印发。《意见》重申将继续通过出国留学渠道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由此可见,留学仍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从全球化智库(CCG)分析的2020-2021年中国留学最新数据来看,疫情并未明显影响出国留学的实际需求。疫情的蔓延虽对出国留学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但是我国学生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仍在扩大,出国留学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留学计划可能受疫情影响有所延迟而非取消。着眼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出国留学有利于培养沟通、合作、批判、创新等多维度能力,引导个体在全球多元文化社区里成长为国际化人才。提振出国留学信心应从官方引导和社会宣传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出国留学,鼓励回国服务;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宣传,增强相关院校、留学机构、学生家庭对出国留学的信心。

(二)畅通出国留学渠道

疫情的暴发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为出国留学带来了障碍。保障留学安全、维护留学权益,需要借助国家政策等多重辅助手段。教育部在2020年9月和2021年8月均发布系列政策举措,允许国内高校在确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与境外合作院校签订交换生协议等方式,接收留学生在国内借读学习。按照协议,受疫情影响“就地留学”期间修读的部分课程以及因此导致的在留学目的地境内居住时间不符合学制要求的情况,不影响学位的授予和认证。在保证疫情防控和人身安全的同时,此举切实解决了留学生学业受阻的留学难问题,回应了社会关切。近两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调整留学政策,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给我留学人员带来很大困扰。对此,我国在坚持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基本出发点不变的原则上,可通过多种渠道,推动国家间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营造清明开放的留学环境,保障教育资源的自由流通。

(三)创造更多来华留学机会

目前,来华留学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来华留学效益也随之显现。近两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北京大学留学生以及“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其中在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Global Young Leaders Dialogue,简称GYLD)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时,习近平对他们积极到中国各地走访、深化对华了解表示赞赏,鼓励他们加强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GYLD是由全球化智库(CCG)和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发起、面向45岁以下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领域的全球青年领袖对话机制。该项目围绕可持续发展、公共卫生、科技创新、开放型世界经济等全球性议题深入探讨,为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国际青年搭建交流思想、互学互鉴、增进友谊的对话平台,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年轻化、多元化的智慧与力量。通过两年的实践,GYLD影响和改变了外籍青年和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态度和价值观,加强了他们对于文化多样性的深入理解,也展现出留学在推动全球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新发展阶段,我们应更加重视来华留学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更多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知华友华的优秀人才。目前,中国在吸引各学历阶段国际学生来华留学方面也在进行诸多尝试,如开设语言文化类交流项目,但总体而言在项目类别和项目创新上仍存在较大探索空间。如各类院校、社会机构应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暑期学校项目、交流走访项目、实习项目、在线教育项目等更为多样的交流项目,使来华留学生成为加强中外交流互鉴、持续推进全球对话合作、共建美好世界的重要力量。

(四)提升来华留学质量

进入新时代以来,来华留学逐渐由规模扩充转向提质增效,重视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优质来华留学人才,也成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议题。相关部门应开展调研和研讨,重新构建来华留学生教育体系。包括完善对来华留学生入学考核体系的设计,明确或提高入学标准,探索适合各国教育状况的入学考试考核体系。还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具备双语或多语能力、专业扎实、拥有研究成果或具有潜力的海归;挖掘来华留学博士生中的优秀外籍人才充实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同时,面对疫情对教育行业的冲击,可继续发展在线教育,开设全球胜任力相关在线课程,以录播、重播等方式解决时差对教学工作带来的不便,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东风,推动教学资源的普及。在来华留学生完成学业后,可提供在华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就业创业的机会与资源,使来华留学生成为我国国际化人才队伍的有益资源,也使之成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华留学的重要拉力。(作者 苗绿 系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参考文献:

[1] OECD. Handbook PISA 2018 Global Competence[EB/OL]. [2021-08-30]. https://www.oecd.org/pisa/innovation/global-competence/.

[2] 滕珺, 张婷婷, 胡佳怡. 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美国国际教育的政策变迁与理念转化[J]. 教育研究, 2018 (001):142-147.

[3] 孙成梦雪. 面向未来的全球胜任力教育: 回顾与反思[J]. 重庆高教研究, 2021 (4) : 118-127.

[4] 段丹洁. 探索全球胜任力培养路径[EB/OL]. (2021-03-17)[2021-08-31]. http://ex.cssn.cn/zx/bwyc/202103/t20210317_5318724.shtml.

[5]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全球战略:建设全球顶尖大学[Z]. 清华大学,2016-07.

[6] Global Competence Associates. Global Competence Model[EB/OL].[2021-08-30]. https://globallycompetent.com/global-competence-model/.

[7] 王辉耀,苗绿.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8] 王辉耀,苗绿.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M]. 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2016.

[9] 王辉耀,苗绿.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10] 王辉耀,苗绿.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来源:神州学人(2021年第10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