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有形有感推进西藏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发布时间:2022-05-19 作者:白少双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2022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可见,如何做细、做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是党的最新要求。

切实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艺苑工作室的综合效应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理念是抽象的,但作为教育目标它又是具体的,需要转化成实际行动。这就需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依托载体,把抽象的意识和理念具象化,转变成有形、有感的具体的活动和作品,提升教育的质感和温度,也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得见、摸得着。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作为以教育援藏任务为主的西藏班校之一,于2022年2月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艺苑工作室”。艺苑工作室旨在每季度确定一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并进行艺术实践,通过书法、绘画、演讲等形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写、可画、可演、可讲,并在教育教学、第二课堂中进行展示。学院以工作室为依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效、可感、可知。

铸牢的“铸”字的篆文(见图1),是两只手捧着一个内盛熔化了的金属液体的器具,在有火的模子上进行浇铸。“铸”字说明,铸要有一种目标和模板设计,要有一种环境,要有熔化的金属液体,手要拿得稳,才能形成铸牢。从文字学意象考量,铸字给我们提供了铸牢的实践逻辑。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者,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要有明确的实施路径,要有精练、精致的活动设计,要主动作为,同时要选择有效、有益、有用的内容,凸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题,通过主题来体现内容,达到“四个与共”的教育目的。

p37  图1:篆文“铸”字.jpg

图1:篆文“铸”字

艺术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让人掌握一种技能,更在于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在金文大篆里,“艺”就是一个人用两只手在播种,从土里面长出种子,一个人用双手来培育(见图2),所以“艺”本身就是一个培养教育的实践过程。工作室借助“铸”和“艺”的文字意理和实践逻辑,把抽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通过具体的艺术实践、文体活动、艺术作品等转化为具象化的教育实践。通过颜色、形状等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成共同的文化艺术符号;用书法、绘画、工艺、剪纸等形式把共同体意识用作品呈现出来;用朗诵、演唱等语言活动既提升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又把共同体意识写出来、讲出来;通过歌舞等文艺形式把共同体意识和理念表演出来。

p37  图2:篆文“艺”字.jpg

图2:篆文“艺”字.

通过上述方式,以期实现以下三个功能:第一,通过有声、有形的活动,把抽象的意识内容具体化,将其内化为素养和潜意识,彰显德育功能。第二,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美育人的功效。第三,深化艺术教育,营造优雅的校园文化,打造自身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品质,达到优化办学的功能。

全员全程全方位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西藏班学生是西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促进边疆稳定的中坚力量,在西藏班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西藏学生的教育教学、学习生活、兴趣活动各个方面,使之有形、有感、有效。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课程体系。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主题”,充分发挥校园多民族学生共融共学和燕赵大地深厚的文化资源两个优势,依托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研学“三种渠道”,打造“五类课程模块”,聚焦“六大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助力西藏学生全面发展。精学立德的“基础学习”课程重在培养学科知识涵养,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批判创新和辩证思维;铸魂润心的“思政教育”课程是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为最高目标,形成学生精神成长和价值观培育的指引和根本遵循;培根固基的“中华经典”课程通过中华经典文化涵养精神,提升民族自信、增强文化认同;健康身心的“幸福成长”课程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心灵感悟和动手实践,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培育;强己增信的“追求卓越”课程引领学生关注当下和未来发展,培养学生大格局高视野和较强协调沟通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根据西藏学生实际,在正常的思想政治课程中开设“五观两论课”,利用重大节点开设思政讲座,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丰功伟绩,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和情怀。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坚定理想信念,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程思政项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要点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做到科科讲铸牢、课课讲思政,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有载体、有抓手。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特色品牌活动

开展“守望相助、追梦伴飞”活动。学校充分发挥校园多民族多层次学生共校共学特点,组织河北省内高校大学生与西藏班高中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促进各族学生间的学习帮扶、人际交往、文化交流、情感沟通、思想交融。

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展演活动。学校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建中华美好家园”为主题,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各民族学生联合展演,增进民族文化交流,营造各民族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内化中华民族一家亲意识。

开展教师深度家访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利用暑假深入西藏农牧区、边境乡镇,与学生和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情感,更密切了家校联系,搭起了内地教师与边疆家庭的连心桥。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状况,为更好地因材施教、精准施教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教师更坚定地从事教育援藏事业提供了更加充足的精神动力。

组织优秀学生暑期返藏宣讲活动。为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宣传党的好政策,增加国家认同,学院组织开展暑期优秀学生返藏宣讲活动。结合学生所学和西藏实际,宣讲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及现实启示。突出反映西藏和平解放70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西藏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宣讲藏区学生到内地后的学习、生活、活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感人事迹和感受,把内化于心的爱党爱国爱校的情怀通过数据、事例和故事讲出来给西藏的家人、同学、乡亲们听,打开边疆百姓了解内地的窗口。学生在宣讲中进一步坚定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提升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素养、思想素质。

开展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活动。实施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设阅读、书法等特色校本课程,进行书写比赛,规范汉字书写,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开展早间名篇诵读、三分钟脱稿演讲、中华美文赏析、红色电影观赏、课本剧微话剧展演等活动;开设播音主持、演讲、辩论、朗诵兴趣小组,指定教师参与指导,适时开展专题培训;搭建相关平台进行语言文化类活动集中展演,提升学生学习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和能力,深化文化认同。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活动。学生们充分挖掘家庭、宿舍、班级、校园、社会等身边事身边人,用情景剧、朗诵、飞花令、宣誓、合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同学情、师生情、民族情。把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化成鲜活的事例、具体的故事、深厚的情感、深邃的人性,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使其可感可知。

开展立体融合式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功能,利用京津冀历史人文及自然资源优势,组织西藏班学生外出研学,做到课本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思想教育与实际行动结合三个维度的立体统一,通过邯郸的文化之旅、狼牙山的红色之旅、雄安的未来之旅、高端实验室的科技之旅、天安门的向心之旅、长城的历史文化之旅、秦皇岛的自然风光之旅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祖国繁荣富强、河山壮美、科技发达,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社会活动中感知、生成、内化共同体意识。

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强化国家和法治观念。以宪法教育为核心,通过国家宪法日宣讲教育活动、法治进校园、成人礼宪法教育、法治宣传、案例分享等增强西藏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强化规则意识和公民道德、公民权利与义务观念。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营造文化氛围。传统节日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极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饮食文化等,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认识传统、继承传统,厚实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总之,有形有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宏观设计“有形”,具体实践“有感”,深化教育“有效”,切切实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具体活动和实践,内化为西藏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品性,把爱党爱国的种子埋进他们的心田,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幸福家园建设者和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作者白少双,系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副院长)(《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5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