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广西都安:云上课堂缩小城乡差距

发布时间:2022-05-31 作者:周仕敏 韦宣合 覃娴 李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日前,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永安镇安兰村安兰小学来了一位“云”老师,志愿者梅梦阳用自身冬奥会的经历和见闻,为学生们上了一节生动的“语寄冬奥”课。11所村级小学、135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

这是“上传心”志愿活动,这一切都得益于“都安教育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2019年,都安县投入近300万元建设都安教育城域网及都安教育云平台,投入6699万元补充2233套多媒体设备,实现每个班级有一套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同时,提升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应用能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普惠共享,推动基础教育向优质均衡迈出坚实步伐。

“专递课堂”实现城乡学校同频共振

“桂林山水甲天下,都安也以山多水长而出名,请同学们模仿课文仿写一段‘都安山水’!”4月初,安阳镇第二小学老师韦荐群正在给红水河红渡小学和弄教学点3所学校学生开展上互动教学,河岸上下,云端互联,课堂气氛轻松而热烈。

都安县通过云平台,开展“专递课堂”,帮助薄弱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目前,“专递课堂”实现全县中小学全覆盖,云端高速互联互通和城乡主讲、听课“二合一互动教室”。

除了学科之间的云平台教学活动,“专递课堂”还不断扩大范围。壮汉双语也纳入其中。2014年起,都安县在全县19个乡镇开办了23个壮汉双语实验班,搭建起语言沟通的桥梁。

该县教育局电教站站长覃娴介绍,近年来,都安县通过“资源推送+协同辅导”的形式开展专递课堂,采用网上专门开课、同步上课、微课等形式,实现城乡各学科的结对帮扶,达到“专递课堂”心连心、同频共振的效果。

“名师课堂”实现城乡教师互助互动

3月10日,名师工作坊陈茂双物理工作室落户都安,是该县的第一个自治区级名师工作室。作为物理工作室带头人,陈茂双除开展物理研修活动外,还通过都安教育云平台开设名师课堂,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在平台发布。

都安县发挥名师工作室“孵化器”“助推器”和“领头雁”的引领优势,针对新教师、农村教师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名师工作室或网络集体备课、网络集体教研等方式,突破空间局限,统筹组织全县名、优教师录制全学段、全学科的优质教学资源,在云平台上免费共享。

4月初,都安县瑶族中学一片暖洋洋。该县19个乡镇的各学科教师齐聚一堂,台上是精彩的赛、讲课,台下是现场的评委和观摩教师外,线上还有7000多名来自教育云平台的教师观众,他们在直播间里讨论、云点评,以赛评促改促提升,课后,教师们还通过录像进行分析和总结。

“利用云平台,开展以备为主线的教研,形成大带小,强带弱,城乡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该县教学研究室主任黄权广说。

都安县开展“名师课堂”以来,基本实现城乡教师互助互动“手牵手”。目前,该县已建立9个名师工作室,并邀请优秀校长、班主任及教师入驻都安教育云平台。通过线下线上的形式全县中小学教师一起进行交流研讨,累计开展教研活动133次,受益教师达14000人次,名师资源基本覆盖全县。

“名校课堂”探索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

前不久,安阳镇第三小学校长黄仲平在旁听深圳宝安区宝民小学与该校的“云端师课堂”,宝民小学老师梁创荣运用5G+AR技术给同学们讲解古代干支纪年,用云端现场展示两地作业,一连串新奇的授课方式,让安阳镇第三小学老师同学们大呼新鲜。

都安县从2022年起,投入3200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设备运维,在安阳镇第三小学等6所名校开展“名校课堂”试点,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内共享。同时分学段、按办学特色组建414个“教育信息化实践共同体”,探索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促进薄弱学校转变的发展模式,实现参与教师全覆盖。

“我们将在云平台的基础上,深度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一体化推进全员培训、融合应用、素能提升,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地送到每一所乡村学校、每一个孩子身边,释放出更多教育改变命运的力量,让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都安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局长苏宏俊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周仕敏 通讯员 韦宣合 覃娴 李化)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