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选择——基于部分高校问卷调研和访谈分析

发布时间:2022-06-14 作者:邓杨 王文贵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肩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的重大责任。在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应有之义,也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现状

为了解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现状,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调研。面向部分高校学生和社会民众开展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回收1200余份有效问卷;同时赴湖北省部分市州、民族工作部门、街道社区、机关和部分高校进行调研和访谈。问卷调查对象包括不同的民族群体,其中,大学生1151人、占比91.2%,普通公民111人、占比8.8%;汉族调查对象835人、占比66.16%,少数民族调查对象427人,占比33.84%。

总体来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门的具体指导下,高校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有所了解,认为需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大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归属意识较强,认为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同时,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问卷调研结果和访谈中也反映出当前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认识站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访谈中发现,部分高校具体分管或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教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民族工作的规律性、特殊性、复杂性等认识不到位,存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简单等同为学生工作的情况。同时,有近20%的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太了解。这说明,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持续铸牢还面临着巨大挑战。

二是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在课程教学、平台载体、资源保障等方面缺少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作开展更多依靠业务条线或主管部门唱“独角戏”,教育对象较多集中于民族师生,尚未形成学校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推进、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的“大合唱”格局。

三是资源载体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高校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一些部委和高校纷纷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平台,相关学术研讨如火如荼、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已经初步建立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框架和学术话语。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学科、学术资源尚未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相关的育人平台和载体较为缺失,学科与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四是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调研结果显示,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需求是比较充分和迫切的,绝大部分同学表示愿意积极主动参与民族团结方面的相关活动,但活动内容供给单一,主要依靠专题讲座、课堂教学等传统形式,导致活动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打了折扣。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路径手段,进一步加深文化认同。

五是工作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力量较为薄弱,专兼职队伍配备不足,除专职队伍外,其他战线和部门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没有形成合力。与此同时,高校民族团结工作队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理论掌握得不够全面系统,开展工作难以细致深入。

高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对策建议

高校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坚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原则,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围绕学生思想行为全方位、学习生活全过程进行科学谋划,从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等多个维度,整体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健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长远利益出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切实加强高校党委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面领导。一是健全体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学工(研工)、宣传、统战、教务、学科、科研等部门共同参与,校、院、师生三级联动的综合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多元主体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协同,充分调动校内各业务条线、各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共识,营造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的良好氛围。三是优化制度,在课程、科研、实践等环节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切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融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四是强化保障,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和资源配置,设置专项工作经费,建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为导向、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科支撑和教研联动。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的原创性、系统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一是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弄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方案和模式的实践探索,将理论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大众话语和育人资源。二是要加强相关学科建设,特别是促进民族学与历史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通,从不同学科视角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阐释,加强智库平台建设,围绕党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咨政建言,形成协同攻关的合力。三是重塑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国际话语权,深入阐释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历史,深入挖掘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典型故事,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叙事,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读懂中华民族、读懂中华文化。

完善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备课授课、质量验收等各个环节,贯通教育教学全周期。一是加强课程建设,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等通识类课程。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挖掘不同学科、课程中蕴含的民族团结元素,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盐”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之“汤”,推进思政课程、综合素养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二是加强实践教学。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体现民族融合的红色基地、文博展陈等的育人作用,通过打造“体验式”“沉浸式”的行走课堂,进一步深化教育效果。三是整合课程资源。立足本地本校,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等,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和资源库,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校地、校企、家校的协同联动。

营造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文化氛围。将中华文化的传承浸润融入育人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大学生心灵深处。一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各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理解和价值认同。二是注重线上线下相连接、显性隐性相结合,建设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符号和形象、突出民族团结元素的校园文化景观,开展彰显各民族文化特色的文艺、体育、民俗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师生全方位浸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氛围中。三是加强各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和理解各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加强对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关心关爱,为各族学生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学生在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成长中加强情感交流和文化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队伍建设。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加强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人才基础。一是统筹师资,配足配齐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推动校院两级党政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教授、学生工作骨干共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整合校内外民族团结工作力量,实现全员同向发力。二是加强培训,强化教师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学习,不断提升民族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育人能力。三是优化考评,修订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干部、教师等考核评价办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其自觉在本职工作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形成育人的叠加效应。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高校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深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邓杨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文贵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6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