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与山区学子共享深圳优质教育

发布时间:2022-06-22 作者:刘盾 佘玲 孟越 马妍 胡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我们通过龙华云校,与200公里外深圳龙华区的同学们,进行跨时空的学习与互动,共同开展跨学科学习。”在广东深圳龙华区教育局对河源紫金县进行教育帮扶后,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九年级学生钟燕芳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近年来,龙华区教育局采取“全口径、组团式、融入式”教育帮扶模式,对紫金县加大教育帮扶力度。龙华区以委托代管教育改革等为抓手,构建理念共融、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三维共振”模式,努力让更多紫金县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委托办学” 打造“龙头校”

“作为山区县,紫金县教育底子薄、理念旧、人才缺。”2021年初,龙华区教育局派驻紫金县教育局挂职副局长苏干浩带领龙华教育帮扶团队,历时3个月,走遍县内16个乡镇和县城学校,对紫金县教育进行“把脉问诊”。

如何助力紫金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帮扶不能‘撒胡椒粉’,我们从理念输出、人才支持、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全口径的帮扶。”龙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玉玺介绍,龙华区教育帮扶工作从“分散式”转向“组团式”,以跨区域集团化办学的形式,通过“送强校”结对帮扶,“送团队”专业管理等,努力提升受援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自2021年8月起,龙华区教育局选派名校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托管团队,进驻紫金县,对广东省紫金中学、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实行委托代管。龙华区开展管理岗位AB岗联合管理。托管团队成员担任学校多部门A岗负责人,对担任B岗负责人的本校教师进行指导。该模式覆盖学校校级领导、中层处室、年级和学科备课组等重要岗位,实现管理、教学、教研经验“传帮带”。

以跨区域集团化办学的形式,龙华区将紫金中学、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分别交由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进行为期3年的委托代管。托管期内,龙华区相关教育集团作为办学主体,负责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教研等管理工作,将紫金县两所学校打造成引领带动当地教育发展的“龙头校”。

为推动更多受援地学校提质升级,龙华区12所学校与紫金县24所学校建立“积极教育联盟校”。联盟学校结对开展一对一的帮扶与交流,通过学校间的管理融通、教研联动、教师交流、学生互动、资源共享等形式,努力实现共融互促。

强师工程 注入新动能

2021年,紫金县迎来一支由龙华区48名教师组成的“豪华教师团”。龙华区教育局精挑细选、好中选优,选派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以“组团式”支教方式,努力为紫金县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

“教师们把龙华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创新机制‘留下来’,并转变成为推动紫金教育发展的动能。”王玉玺表示,龙华区通过“送名师”示范带动,“送培训”强化交流等,已累计派出近百名教师到紫金支教,同时派出一大批名校长、专家和名师到紫金开展讲座和示范课。

龙华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教育纪工委书记谌叶春介绍说,近年来,龙华区与紫金同步开展教科研活动,选派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高层次人才,开展“三个一传帮带”行动。龙华区还助力紫金县因地、因校制宜,学习推广合适的教师培育培训机制,推动本地教师在教中学、在学中教,边学边教、边教边学。

优质师资的注入,为当地留住了更多优质生源,让紫金县“师生双流失”现象得到扭转。当地义务教育优质生源留存率升至99.2%。13名教师在省级、市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斩获佳绩,学生在省级、市级学科竞赛中获奖人数稳步提升。

“特色兴校” 提教学质量

周二下午,紫金县城周边总能看到一支师生队伍,他们考察县城周边建筑,了解河流山川与城市布局,形成一份份乡土考察报告和乡镇发展规划。这是龙华区支教教师陆国庆带领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学生们,上“黑色乡土文化”课程。教育帮扶开展以来,龙华紫金实验学校打通课堂与实践脉络,构建“三根三脉”校本课程。

“我们努力推动紫金县学校内驱发展、五育并举。”王玉玺说,龙华区指导受援地补齐信息化、教研等短板,助力被帮扶学校凝练特色,帮受援地强化教研力量、提升信息化水平。

紫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近年的投入建设,虽然基础不断夯实,架构基本搭建起来,但信息化教育仍存在一些难题。2021年,龙华以需求为导向,通过设备捐赠和课程引入的形式,协助紫金打造富士康希望小学、紫金中学实验学校等三所信息化与课程融合示范校。龙华区还与紫金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向紫金县免费开放新一代学习系统“龙华云校”。为推动紫金县阅读教学发展,两地建立“阅读大联盟”,将龙华优质阅读资源引到紫金,建设“绘本馆”,开展阅读教学交流,并辐射到其他学校。(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盾 通讯员 佘玲 孟越 马妍 胡嘉)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