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依托“大思政课”促进高校劳动教育成效的提升

发布时间:2023-04-24 作者:钟瑞添 陈小霞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当前,各高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要从“大思政课”的视角,认识高校劳动教育的定位;要建构大师资体系,使劳动与教育高度融合;要使校园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不断丰富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要用好大资源平台,使之贯穿劳动教育全程。

[关键词]大思政课;劳动教育;实效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实施,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标志着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成为高校育人的目标取向。根据《意见》要求,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劳动教育正式进入高校育人的教学体系。自此,各高校大都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发布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大思政课”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我们认为,《工作方案》的颁行,对《意见》的落地实施、快速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的成效提供了重要依托,是实施好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

从“大思政课”视角认识高校劳动教育定位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是“大思政课”课程群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思政课”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

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思想政治定位。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是人类历史活动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使人与动物得以区分开来;劳动创造了历史,人类在劳动中建立起了丰富的社会交往与联系,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劳动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同时劳动也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校劳动教育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高校劳动教育,其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与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与资本、劳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等问题的观点,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要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崇尚劳动的优良品质,认清社会主义劳动关系鲜明特征;帮助学生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树立平等劳动观,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良好劳动习惯,自觉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事关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劳动教育,就是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使学生巩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丰富劳动科学知识,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提高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高校大学生的劳动教育的核心体现在“育”上,它重在强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观的培育,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的价值观念与完善的道德品格,引导他们学习劳动科学知识、锻炼过硬的本领、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大学生劳动意识的内生动力,强化其在劳动教育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系统科学的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立德和成才可以产生立体化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之于树德,在于培养学生养成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守纪律、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劳动教育之于增智,在于使学生在劳动锻炼中检视专业教育习得的专业知识,养成观察、探究、反思、创造的习惯和能力;劳动教育之于强体,在于通过劳动来磨砺体力、锻造意志、健康身心,塑造健全人格与高尚品格;劳动教育之于育美,在于在劳动中发现美、创造美、完善美,形成科学、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劳动教育的时代要求,充分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意见》特别指出,学校劳动教育必须体现时代特征,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党的二十大把教育、科技、人才确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出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战略部署,要求“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新征程高校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提出,给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丰富的领域和平台;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为标志的新科技元素为现代生产劳动注入了新的内涵,各种新领域、新业态、新职业不断涌现,必定激发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会打造出更多的新赛道,为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新机遇。

建构大师资体系,使劳动与教育高度融合

劳动教育的实施的效果,教师是关键。但与其他学科教学不一样,作为融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社会性于一体的劳动教育,其教师队伍必须由不同类型教师组成。《指导方案》适时地提出了“构建大师资队伍”目标,这必将是一支专兼结合、校内外兼备、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师资队伍,这也正是劳动教育所需要的,完全能够做到共建共用共享。

明确马克思主义学院职责,实施高水平的劳动理论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劳动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基本课程,必须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系列思政课的构成部分。经过多年实践,许多高校为综合性强、需要整合全校资源和力量的课程,如“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等都成立专门的教研室,实行专兼结合,整合全校资源实施课程教学。在理论教学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安排精干力量组织教学,通过系统的劳动观教育,充分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在实践部分,教研室要发挥理论引领作用,整合和协调校内校外、第一第二课堂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健全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

把劳动教育纳入课程思政,使劳动观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实施效果,造就“大思政课”的生动局面,《指导方案》特别提出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目标:教育部要组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研制普通本科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组织开展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系列共享资源库;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可建立专兼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三全育人”是学校育人理想模式,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都有丰富的育人要素。《意见》在多处提到要利用好学校的生活、学习有关场所,逐步建好配齐劳动技术实践教室、实践基础,丰富劳动教育资源。

不断丰富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

劳动教育不能满足于在教室里种田、在黑板上劳动。《意见》中明确提出,劳动教育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要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工作方案》则具体地规划了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分专题设立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可以想见,一批批既能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又足以支撑“大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基地将迅速长成,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服务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所需,则是不二选择。

不断丰富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大力拓展校外基地是根本。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首先,要按照《意见》的要求,在相近的农村地区,安排相应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在城镇,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其次,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和设置要有总体规划和综合考虑,对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要建立学校负责规划设计,行业企业社会机构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双方共同管理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在规划设计中,必须清晰该基地设置的目的、承担的教学任务、学生劳动实践的安全保障机制和制度、学生参加劳动的报酬以及校企双方的权利义务等。最后,整合双方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基地的人才资源优势,在基地建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置荣誉教师、实务导师岗位等,形成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师队伍。

用好校内现有劳动教育基地,使劳动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在高度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校内劳动场所的利用,这是培养大学生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不可或缺的劳动教育场景。高校应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加以现代性创新,创设更加符合时代变化的校内劳动场域。比如,学校校园分区域的保洁与美化,可以设定一般性标准和要求,在符合校园整体布局规划的前提下,鼓励班级自主设计、自主美化和保洁,利用劳动教育实践课的时间完成;改变校园教室、学生宿舍卫生保洁现有安排,变保洁员完成为带队完成,每天在固定时间安排学生值日,由保洁员带队,减少保洁员数量;建立学生参与食堂管理和服务的制度,安排学生到食堂轮值,参与食堂劳动和管理;学校的图书馆、博物馆、科学实验中心也是校内很好的劳动教育场所,可以充分挖掘利用。

用好大资源平台,使之贯穿劳动教育全程

《意见》明确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充分依托好“大思政课”建设的大资源平台,对推动劳动教育的深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借助“云上大思政课”平台,努力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首先,要运用“云上大思政课”平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所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要充分挖掘古人劳动的智慧和深邃见解,展现五千年文明史凝聚劳动者勤劳智慧的伟大成果。其次,要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帮助大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透彻理解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劳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的理念。再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劳动教育全过程,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理念。最后,要把弘扬和坚守奋斗精神作为“云上大思政课”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讲深说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旗帜鲜明地反对坐享其成、好吃懒做思想等消极劳动观。

基于强大的信息资源库,不断完善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劳动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鲜明的教育课程,具体内容包含了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劳动纪律、劳动效果等,教育途径包括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教育主体包含家庭、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会基层组织。因此,劳动教育评价是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当我们把劳动教育全程与“大思政课”的“大平台”搭建多元交叉的资源系统,就能够实现大学生大学教育全程的劳动素养评价,切实改变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轻素养”“重形式轻体验”的问题,弥补教学体系和内容构建不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单一的不足。思政课程经历了从单打独斗的“思政课”到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再到多方联办的“大思政课”的创新建设过程,已进入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劳动教育可以搭乘“大思政课”搭建的“大平台”实现资源融合发展,做好“乘法”,挖掘融合发展的最大值,增强劳动育人的实效。

【作者:钟瑞添 陈小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原载2023年第7期《中国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