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刘林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教育使命

发布时间:2023-11-27 作者:刘林 孙朝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课题,拓展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文化视域。近日,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2] 教育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被赋予了全新的历史与时代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教育使命,承载着中华文明传承的历史发展要求,更是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塑造青少年精神信仰的时代课题。

一、在中华文明发展方位中明确教育使命

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积淀形成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立足的根基。中华文明持续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创立、发展到丰富,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基因、社会行为、发展观念、伦理道德等完整文化体系,从根本上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以及战略性问题。

中华文明是我国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和根基,立足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文化基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韧性,夯实了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与西方文明不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强调天下情怀的博大胸襟、经世致用的理性精神以及兼容并蓄的和合理念等,具有强烈的伦理精神。中华文明中的治理思想、家国情怀、精神追求、经济伦理、生态理念、哲学思想、思维方法以及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因此,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牢牢扎根中华文明土壤。教育承担着文明的时代精神传承职责,悠久的中华文明塑造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文化性格、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也决定了当代教育的文化根基与精神定位。在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树立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在守正创新的教育实践中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

“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3] 就要将教育使命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根脉之中,在历史方位中审视教育定位。一方面,在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念始终为全体人民提供着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天下情怀,崇礼尚义、仁者爱人的道德风尚等,成为全体人民思想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根脉重在教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也在教育。没有中华文明的传承建设,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发展规律认识融入教育实践,有助于更好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联系,激励广大青少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彰显出中华文明在未来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关键性。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文明冲突、文明隔阂、文明超越现象仍然存在。传承弘扬中华文明,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更好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重在提升中华文明的创造力、认同感、凝聚力。担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教育使命,要培育青少年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主动,积极承担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使命,要向青少年展示可读、可懂、可理解的中华文明,不断增强对中华文明的深度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二、在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中把握教育使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更是蕴含了强大的文化基因和深厚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与民族精神。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4]“第二个结合”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文化形态形成,不仅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成提供价值引导与精神动力,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文化转向与创新的历史自觉。

在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中把握教育使命,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摆在突出地位,引导青少年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理论的重要内容,二者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但又有所区别,在具体实践中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创造性转化”是将事物从“过去”转化为“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在对中华传统文化整理和筛选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的解读以及当代的转化,把作为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的源泉。“创新性发展”则更多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现在”推向“未来”的实践。“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二者彼此交融,不可分割。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在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完善和发展、实现转化的同时也需要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和弘扬中的连续性。因此,“第二个结合”在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要通过促进文化整合和文化创新,凸显现代中国文化要素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建立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文化建设战略,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推动全民族道德、理想、信念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努力建构由国家制度的吸引力、社会价值的感召力和民族形象的亲和力为主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吸引力和价值影响力。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精神品格、共同信念、历史取向、胸怀格局,赋予青少年教育全新的历史任务。在当代青少年教育中如何处理中华文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一个基本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5]“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这一论述立足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仅拓展了当代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视域,而且从实践路径上指明了教育在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发展中的根本立足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些特性也展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性。如何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已经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课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同时结合时代精神和世界潮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力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鲜明的文化特征。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6] 因此,在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中把握教育使命,要切实增强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的自觉性、坚定性,在青少年教育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培育融通起来。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使青少年获得丰富的文化滋养。

三、在中华文明话语叙事中践行教育使命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对文化使命的新认识、新表述,也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上塑造全新文化形象的根本遵循。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形成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是当代青少年教育的职责使命,从根本上确保了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培育效果。因此,立足“两个结合”讲好中国故事,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为青少年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第一,立足中华文明话语叙事中“两个结合”讲好中国故事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要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故事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系统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故事。在讲中国故事的过程中,要坚持故事内容与历史过程客观一致、故事学理与客观实践有机统一,积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提高中国故事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及公信力。只有讲真实的中国故事,才能经受青少年的认知检验,达到传播与受众共同认同,不断将青少年使命担当责任与中国历史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回答青少年成长的时代之问与世界之问。

第二,立足中华文明话语叙事中“两个结合”讲好中国故事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蕴藏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象征。在中华文明话语体系中讲好中国故事,要坚持异质相通、兼容并蓄合理原则,要以博大底蕴、开放包容、积极求索的文化姿态提升中华民族自我修养能力,主动将思想自觉过程寓于知行合一的实践中,引领青少年增强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题材要结合青少年关注与感兴趣的话题,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学生情感的关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强化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而产生对“两个结合”这一历史经验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第三,立足中华文明话语叙事中“两个结合”讲好中国故事要针对青少年思想特点,突出人格化话语。人格是聚于内而行于外的重要品德,“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塑造青少年的人格魅力具有重要的教育与引领作用,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过程就是人格不断展现、成长和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对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产生潜移默化的构建作用。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全方位通过引导、示范、树立道德榜样等方式,激发青少年的情感和心理认同,促进青少年按照积极的道德原则和观念规范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校园是孕育时代新人的摇篮,青少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承者与传播者,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的见证者,也是伟大事业的继承者。青少年的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最为紧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用理论武装青少年、用初心使命感召青少年、用中国故事凝聚价值认同,要让青少年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发展战略的准确把握上,积极促进青少年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文化自信,进而传播好中国声音。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1&ZD007);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委托项目“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研究”(项目编号:2023MZD010)研究成果

注释: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3.

[2] 习近平.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J]. 求是,202318):5.

[3] 习近平.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

[4] 习近平.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9-111.

[5] 习近平.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 求是,202317):10.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0-471.

(刘林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孙朝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人民教育》2023年第20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