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郑永飞:“解剖地球”的“三七教授”

发布时间:2023-12-12 作者:张柏惠 王莹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人物小传

郑永飞,1959年出生,安徽省长丰县人,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地球化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目前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

郑永飞出生在安徽省长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并不宽裕,但父母一直坚持让他读书、上学。在他的高中时期,除了正常上课,学生们还得参与劳动。这条读书之路虽然走得艰辛,但在老师们的帮助下,郑永飞顺利高中毕业,并以全区第一、全县第二的成绩考取成为民办教师。自此,年仅17岁的郑永飞走上讲台,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乡村执教生涯。

在成为教师前,郑永飞未曾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因此,他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不断探索教育方法,在干中学、学中干。尽管当时环境简陋、条件有限,但他一心只考虑怎样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image.png

郑永飞

郑永飞认为,好老师的标准其实很简单,一是要想办法让学生能听懂你的课并乐意听下去,二是让学生下课后能在一小时内就完成布置的作业。不论是早年当民办教师教乡村里的孩子,还是后来站在大学的讲台上教授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郑永飞一直坚持用这个看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的标准要求自己。

小荷才露尖尖角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郑永飞顺利考入南京大学地质学系,先后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大学期间,他刻苦钻研地质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并确定了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向。为补足相关知识储备上的不足,他还额外选修化学系和物理系开设给高年级学生的量子化学与原子核物理课程,使他对同位素化学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郑永飞进一步将之前所学知识与地球化学结合并进行探索式研究,自己设计方案并开展野外地质考察和采样工作。同时,他还参与南京大学“稳定同位素分析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进行华南花岗岩热液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这些理论与实践的积累,为他后来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5年硕士毕业后,郑永飞被分配到地矿部下属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工作。这一年里,他连续发表5篇学术论文,受到地学界同行的关注。1986年,郑永飞向第六届国际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和同位素地质学大会连续投稿4篇均被接收,以此为契机,他迈出了向外学习的步伐。之后,他顺利申请到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地球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名额,并在1987年登上飞往异乡的飞机。

国外读博期间,郑永飞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多篇研究论文在国际SCI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1988年的国际地球化学大会上,郑永飞以一篇题为《岩浆体系的硫同位素分馏》的报告赢得全场掌声,会议执行主席哈蒙教授当场称赞说:“这是我目前听到的最好的报告。”获得博士学位后,郑永飞又继续到德国图宾根大学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主要进行测定矿物氧同位素分馏系数的实验。两年中,他曾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当时颇受德国地球化学界关注的青年学者。与他共事的德国同事曾评价说:“他很敏锐,能在上千篇文献中很快找出与之相关的工作。”

1993年,郑永飞结束留学回国后,研究重点转向大陆板块深俯冲及地球化学。1995年,郑永飞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五届“金锤奖”和“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一路走来,郑永飞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主持制定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组织骨干教师开展科研攻关。随着科研成果的不断产出,郑永飞逐渐成为中国地球科学领域的领军力量,并于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个个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郑永飞的刻苦钻研。

“三七教授”的梦想

1993年,离开祖国6年的郑永飞作了个决定:是时候回去报效祖国了。对于回国这个选择,他有自己的思考和准备。

那时,郑永飞发现,中国在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水平与德国等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正因为如此,他意识到祖国十分需要像自己这样学有所成的海外学子归国报效。郑永飞认为,身为中华儿女,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满怀一腔报国热血的同时,郑永飞也有着冷静的思考。

中国土地辽阔,拥有世界上许多国家无法企及的丰富的地质资源。如果能把在发达国家所学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研究方法带回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继续开展研究,那么中国一定能逐渐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研究方面的差距,甚至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正当郑永飞为归国进行规划时,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让改革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紧随其后便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时代的浪潮扑面而来。尽管回国后短时间内仍面临研究工作存在差距、生活条件存在困难、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差异等问题,但郑永飞相信,正视并正确对待这些困难与客观现实,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对科研的激情、对祖国的热爱,定能克服日后将要面对的每一个困难。个人意愿与时代机遇的相加,成为促使郑永飞作出回国决定的一大推动力。

回国后,郑永飞被安排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进行研究工作。起初,由于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办公用房紧张,郑永飞不得不暂时在家办公。直至半年后,他才与两位助手申请到一间面积不大的房间进行研究工作,因此,这间屋子既是办公室又是实验室。

国内的简陋环境与郑永飞在德国一人一间宽敞办公室的办公条件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但他并未怨天尤人,而是撸起袖子自己干。他带领助手把之前的设备零部件全部拆卸下来,组装成之后会用到的仪器设备,还自行研制出矿物低温化学合成装置。郑永飞心中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他认为外国有的,我们也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

两年后,学校经多方协调终于腾出一处150平方米的完整场地给郑永飞做实验室,使他的科研工作在“空间”上有了大幅改善。虽然实验室的设备还没来得及更新,但郑永飞秉持着“不等不靠”和“先做起来再说”的思想,带领团队自发建成三种最常用的样品化学制样真空系统,以及别具特色的矿物低温合成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同时,他还积极与其他院校开展合作,借助他们的设备和条件来推进研究工作。

回国后,郑永飞的研究方向聚焦到大陆板块深俯冲及有关地球化学的问题上,并在此后10年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探索与技术攻坚。

10年间,他每天早晨7点左右上班,晚上7点左右下班,一周工作7天,因而被同事戏称为“三七教授”。除了出差,郑永飞几乎每天都待在实验室里设计实验、分析数据、阅读文献、讨论工作,有时为了灵光一闪的想法,他甚至会连续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论证。

10年来,郑永飞一直坚持亲自参与重要实验、亲自分析重要数据。十年磨一剑,根据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郑永飞最终成功证明大陆板块的俯冲和折返为“快进快出”过程,并由此产生了“油炸冰淇淋模型”。在此基础上,他继续深入钻研,带领研究团队进军俯冲带化学地球动力学这个国际前沿学科,随后又成功证明板块构造在大洋和大陆俯冲带的运行规律具有一致性,先后在国际刊物上发表58篇学术论文,SCI检索他引约2000余次,有关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应用同位素研究板块构造的意义非常大,比如探寻矿产资源时,过去在哪里找,现在在哪里找,将来在哪里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从板块构造里找到。再比如研究自然灾害,地震出现在哪里、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会出现等问题,也都离不开研究地壳同位素和了解板块构造。”郑永飞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揭示了他坚持研究和“解剖地球”的意义。

行进的步履永不停歇,展望未来,郑永飞仍葆有向上攀登的初心。“我一直抱着一种学习态度,在研究水准上向高水平国际同行看齐,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力求创新。”

润物无声洒春晖

郑永飞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后,除了潜心研究,更是将很多精力投入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的工作之中。

郑永飞认为,师生双方在科研道路上是相互学习、相互扶持的关系,老师应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掌握本领、提高能力。德国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郑永飞认识到双向互动式教学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学不应该“满堂灌”,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国后,他便开始在自己的课程中实践互动式教学方法。他将课堂的时间一分为三:1/3用于教师讲解,1/3用于学生讲解,1/3用于师生讨论,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理解能力上。

对于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郑永飞认为,教师知识量的多少和备课的好坏,是能否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每次上课前,郑永飞都会提前列好讲授提纲,厘清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讲课时,他常以生活中浅显易懂的现象作为例子来解释复杂、特殊的科学定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在讲解到经典定律及方法时,他还会千方百计地埋设许多“接口”,将自己或其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实例穿插其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到学科的前沿动态。

除了承担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授课任务,郑永飞还指导着十几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郑永飞认为,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不仅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更要保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具体到对研究生的指导中,他认为在教授新知识时,导师应在指导学生前自己先学会,然后才能去指导。

在日常的指导中,郑永飞经常鼓励学生不断尝试与探索。他通常会提出一个大的研究方向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果在过程中遇到问题,他会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他会结合学生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郑永飞倾向于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实践,因为实践本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在试错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徐宝龙是郑永飞回国后培养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他的学位论文经过郑永飞的悉心指导,成功发表在国际顶级地球化学刊物《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上。这篇论文是郑永飞在大年初一修改出来的。回忆起这段往事,郑永飞说:“那是1998年的农历大年初一,家里还没通暖气,特别冷,在家总看电视又觉得没意思,于是就翻开了学生刚写的英文论文,逐字逐句地修改起来。”

徐峥曾是师从郑永飞多年的博士后,他说,郑永飞对待自己学生的论文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无论从选题、文献阅读、实验设计,还是到后面的结果分析、论文写作,从来都不会缺席。特别是对于学生需要投稿的论文,郑永飞总要反复修改与推敲,哪怕是字体、行距、标点符号、图表中的各个标识等细节他都不会轻易略过。因此,学生的每一篇论文在发表前,往往会经过郑永飞十几遍乃至几十遍的修改,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他都会及时标注出来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个反复打磨的过程不仅保证了论文的质量和水准,同时也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

郑永飞对科学前沿和国际最新动态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深邃的洞察力,总是从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角度,尽力为学生和青年教师提供各种帮助。他常鼓励年轻人开拓视野、敢闯敢干,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了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将学生带到研究的最前沿,郑永飞每年都会提供经费资助,选派一些研究生参加国际地球化学年会,他的研究生几乎都参加过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研究报告。陈伊翔教授说:“在他的带领和支持下,我们地球化学学科的人才成长态势喜人,近几年来已有10余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或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成为本领域具有重要国内甚至国际影响力的青年才俊。”

年轻的思想、坚实的探索才有可能获取更新的成果。郑永飞认为,虽然现在自己的年龄大了,不少经验可供后来者借鉴和学习,但青年的新思维新想法更能激发自己新的思考。培养学生其实也是升华自己的过程,在郑永飞心中,师生双方是在科研道路上的一对朋友。

执教30余年,郑永飞始终希望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教育教学,他一直期望老一辈科学家与青年一代学生能有更多交流与借鉴的机会,助力我国科研道路的常新。(作者张柏惠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莹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本文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宣传文化部项目“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新时代地质学家优秀学风宣传”[XFCC2023ZZ077]阶段性成果)

来源:《神州学人》(2023年第1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