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的进程中,“组团式” 帮扶成为提升受援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其中,受援学校 “名师工作室” 的建设与运作,宛如一颗闪耀的启明星,为西藏自治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教育帮扶新路径。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以实现“支援一所学校、示范一个地区”为目标,以“合理、可实现、可持续、可评价”为要求,以“省市包校、结对共建”为基本措施,推进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2年以来,各“组团式”受援学校积极发挥援藏教师“传帮带”作用,依据国家教育援藏战略部署,统筹“组团式”援藏团队与受援学校师资,深度整合区外与本地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为西藏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系统规划,搭建工作室建设网络
精准组建,汇聚优质师资力量。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联合支援团队,依据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师德师风等多维度标准,在受援学校及支援学校范围内广泛选拔名师。入选的名师不仅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核心学科,还囊括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领域,形成了全面且多元的师资阵容。这些名师均在各自学科领域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突出的教学成果,具备引领学科教学发展的能力。为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工作室在成员构成上注重年龄、职称和教学经验的合理搭配。除了核心名师外,还吸纳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教坛新秀作为成员。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积累了一定经验,能够快速吸收名师理念并应用于教学;教坛新秀则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为工作室注入新鲜血液。通过这种结构优化,工作室形成了“名师引领—骨干支撑—新秀成长”的良性发展梯队。
合理布局工作室,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认真贯彻中央援藏战略要求,西藏教育厅以“组团式”教育援藏为抓手,系统推进师资结构优化,以“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为中心,以打造各学科名师工作室为抓手,促进受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如: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成立英语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为学科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专业引领;林芝市主动对接深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辖区内3所受援学校共建6个名班主任工作坊,援藏教师组建1个名师工作室和2个学科工作坊;山南市借助“组团式”援藏机制,依托湖南、湖北等地的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打造“精品学科”工作室。目前,山南市第三小学数学“组团式”教育援藏精品学科工作室、东辉中学初中化学“组团式”教育援藏精品学科工作室已正式运行,累计开展教学活动75场次;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充分挖掘校内优质师资力量,组建4个名师工作室,由正高级教师和自治区学科带头人领衔,涵盖物理、政治、地理、数学等多个学科,工作室常态化开展示范课研讨、课题成果分享等活动,有效带动了校内教学研究氛围;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第二中学依托“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台成立地理和生物名师工作室,开展教研活动80余次、示范课100余节;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围绕大思政课堂建设,成立思政工作室和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为开展区域教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多元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定期组织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相互听课、评课。名师带头上示范课,展示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引导成员共同探讨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评课环节,鼓励成员积极发言,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参与度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与交流,通过思维碰撞,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助力教师专业能力显著提升。在教学成果方面,参与学科名师工作室指导的地理教师中,40名教师在学校教学公开课中获得好评,20余名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区级评选中获奖。在课题研究方面,立足受援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从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资源开发、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确定研究课题。成功推动当地教师申报市级课题,多项课题获批市级和省级立项。
成果斐然,彰显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林芝—深圳”名班主任工作坊自2023年4月成立以来,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定期分享班主任工作经验与德育案例,形成了“即时互动、共同成长”的交流机制。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录制的优质示范课、教学课件等资源,通过“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台和学校内部网络平台实现共享。此外,通过组织跨校教研、送教下乡等活动,将教学经验传播到偏远学校,受益学生超一万人次,教师超1000人次,有力推动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阿里高级中学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自2023年成立以来,共筛查师生2140人次,建立“一生一档”心理健康档案。通过测评对比,学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检出率显著下降,咨询室来访学生问题解决率达90%,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和知识普及率均达100%。
受援学校“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助力教育教学方面的成功实践,为提升受援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既深化教育援藏实践,更有效激发了区域教育发展内生动力。在推动资源整合、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成绩斐然。未来,将继续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西藏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周鲁平单位系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教育合作交流处,火元斌单位系拉萨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徐杨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