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陆慧)近日,在湖北省红安县科技馆的青年之家,一群孩子正围在一起,专注地制作“光控路灯”。他们小心翼翼地连接电路,当路灯亮起时,孩子们欢呼雀跃:“亮了!真的亮了!”而在不远处的“黄麻纪念园”,另一群孩子正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着革命先烈的故事。这些场景的背后,是一群特殊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来自红安本地,如今以“老师”的身份回到家乡,用科学和红色文化滋养孩子们的成长。
这支由武汉商贸职业学院25名学生志愿者和2名指导老师组成的“点亮孩童科学梦”社会实践队,90%的成员曾在红安校区学习生活。他们熟悉这里的乡音,了解这片土地的教育需求,更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情感。“我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这些科学实验,现在能带着家乡的孩子们一起探索,感觉特别有意义。”实践队员明文峰笑着说。
在红安县科技馆、黄麻纪念园、茶庵庙村和红安校区的四个服务点,实践队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科学实验课上,孩子们动手制作“液压机械臂”,理解能量转化原理;在“指南针”“扎染”等传统文化课堂中,探寻古老技艺背后的科学逻辑。同时,红色思政课程也别具特色——孩子们通过红歌学唱、红色剧目创演、“烈士故事我来讲”等活动,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
“最开始有些孩子听不懂科学原理,但后来他们不仅主动提问,还会回家给父母‘科普’。”指导老师陈英杰介绍,实践队采用“动手—理解—表达”三步教学法,确保孩子们学有所获。截至目前,团队已累计开展课程300余课时,服务学生近200人。
对实践队员而言,返乡实践不仅是付出,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我更加明白了教育的意义。”队员何文学在日记中写道。这种“从家乡来,回家乡去”的双向奔赴,让教育不再是单向传授,而成为一场温暖的成长对话。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