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兰州城市学院:“校园生态心育”实践团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4 作者:李梅 陈佳露 王建龙 尹晓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梅 陈佳露 王建龙 记者 尹晓军)暑假伊始,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校园生态心育”实践团,奔赴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白银市会宁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自我意象艺术探索”为主题,面向乡村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艺术表达、团体辅导和文化研学等多元化形式,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作为该团队自2022年启动的系列实践活动之一,今年“校园生态心育”实践团由10名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学生组成,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乡村教育实际需求相结合,设计了富有创意的心灵美育实践课程体系。“团队特别关注乡村低龄儿童的自我认知发展,通过黏土手工制作、剪纸艺术等具象化表达方式,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象。”实践团队长陈佳露说。

在活动现场,队员引导孩子们用彩色黏土和剪纸塑造“我是谁”,将心理探索与美育结合,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具象化表达中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剪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在剪出各种生动图案的同时,培养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团队还设计了“安全小卫士”互动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机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同时教授他们如何应对校园欺凌、陌生人搭讪等安全问题。

此外,团队还开展校园心理生态环境调研和文化研学活动,通过与师生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乡村儿童心理发展现状。“我们学校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需要更多情感关注,大学生带来的这种活泼有趣的心理课,孩子们很喜欢,期待明年能再来。”渭源县路园镇路园小学校长王建龙说。

据介绍,“校园生态心育”实践团已连续4年获得兰州城市学院重点社会实践项目支持,形成“艺术表达+心理团辅+文化浸润”的特色模式。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串联心理滋养、文化传承、安全守护等方面,为乡村孩子搭建了成长平台,也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本领,让心灵成长的种子在乡村沃土持续扎根、向阳生长。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