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云南省陆良县西华小学开展特色“心育”实践——让每一个孩子都闪闪发光

发布时间:2025-08-15 作者:王石兵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在云南省首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情景剧比赛现场,陆良县西华小学的原创剧目《闪闪发光的我》惊艳全场。剧中,自卑女孩小A(化名)在“星星魔法师”引导下,通过“会说话的镜子”发现自身闪光点,最终在班级才艺展示中勇敢绽放自我。这场由学生全程参与创作的情景剧,为学校赢得全省第四名的荣誉。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说教,是让孩子在体验中‘看见自己’。”西华小学校长余洪的理念衍生出校园里多元的成长舞台。学校拥有覆盖科技、艺术、传统文化等领域的特色社团,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兴趣的“小天地”。

今年4月,陆良县图书馆西华小学分馆揭牌,首批5000册图书及电子期刊入馆,在“阅读启智 书香致远”书香集市上,“好书漂流”、手抄报展示、阅读演讲等活动,让书香浸润心灵。

学校还举办四季特色活动:春季“五小”科技会上,小发明让内向的孩子也能收获掌声;夏季“乐润童心”艺术节中,每个孩子都能在舞台上找到角色;冬季“励志杯”冬运会的趣味项目,让运动不再是“特长生”的专属。

更细微的“舞台”还藏在日常:课程化的升旗仪式让学生轮流担任“升旗解说员”;自创“生命拥抱梦想”校园舞蹈操……“我们学校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余洪说,“这些‘小而美’的舞台,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独特光芒。”

西华小学以“国家课程开齐开足、校本课程特色鲜明”为路径,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程研发环节,让舞台从“特色活动”升级为“成长生态”。语文课堂分析《少年闰土》中的友情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互助的力量;数学实践课通过“分蛋糕”活动培养合作意识;音乐课用“幸福拍手歌”释放情绪。“爨乡记忆”等特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听爨碑故事中感受非遗文化。办学4年,学生已在各级书画、科技比赛中获奖3400余人次。

“课堂上,教师还应该是‘情绪观察者’——关注学生的皱眉、沉默或举手,让每个孩子的声音都被听见。这也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德育副校长卢月萍介绍,在教师成长方面,学校成立名师团队研发中心,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同时,学校开展集体备课、“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成长课”等活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近一年,学校教师在各级教学竞赛中获奖109项。

除了把心理教育融入课堂,西华小学还设立了心理健康宣传周。“同学们,当你感到愤怒时,试试‘5秒微笑魔法’——对着镜子微笑,说‘我可以平静下来’。”在学校“情绪管理微课堂”上,心理健康教师伏江萍的声音温和有力。

“伏老师的情绪管理微课程很受学生欢迎。”卢月萍介绍说,在伏江萍主讲的人际交往讲座上,学生们学习“点头15°+微笑2秒+目光接触1秒”的社交公式,成为“微笑小分队”:在食堂向阿姨微笑道谢,在过道与同学点头互动。

“心育”需要家校社共同发力。“以前孩子闹脾气只会说教,越说越僵。现在用‘三步沟通法’(复述情绪—引导表达—共同解决),他愿意跟我讲心里话了。”在家长会上,四年级学生家长李女士分享着在学校家长课堂上学到的“育儿宝典”。

针对留守及困境儿童,学校建立“一生一策”档案。二年级学生小小(化名)因家庭原因沉迷手机,班主任吴所珍通过“一对一交心谈心”等方式温暖着她,小小也有了明显变化:“现在我每天都想早点来学校。”

在服务保障方面,学校着力构建“安全、幸福、归属”三维服务体系,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大队部组织“我是学校小主人”等实践活动,增强师生归属感;政教处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实行“五位一体”安保措施,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时,让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近年来,学校获得“曲靖市清廉示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等9项集体荣誉。2024年5月,学校正式挂牌成为曲靖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干预机制研究”课题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共建单位。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空中楼阁,是融入日常的温暖陪伴、尊重差异的耐心等待、多元包容的成长空间。未来,我们鼓励更多学校结合实际探索特色‘心育’路径,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成长。”陆良县教体局局长梁霞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特约通讯员 王石兵)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