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于洁:《人民教育》,一盏照亮教育生命的灯

发布时间:2025-08-28 作者:于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

人物简介 “于洁,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教师。全国模范教师、“2024全国最美教师”。常年致力于班主任工作研究与实践,致力于青年教师培养。著有《努力做最好的班主任》《草尖上的露珠》《我就想做班主任》等多部著作。

深夜的台灯投射着暖黄的光晕,新一本《人民教育》静静摊开,那些与墨香相伴的晨昏,那些被智慧点亮的时刻,奔涌而来。

1999年,我调到另一所学校任教,在图书馆的书架上邂逅了1998年第12期《人民教育》,邂逅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兴奋不已。记得在原来的学校,德育主任曾经提到过“值日班长工作制”,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德育主任也只知道一个概念,说不出具体的做法,没想到竟然在《人民教育》杂志上看到了清晰的操作方法,感觉如春雷惊破混沌:原来教育是让每粒种子找到自己的春天。

那时的我,虽怀揣着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却不知如何将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人民教育》就像一扇窗,为我打开了新的天地。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教育专家的智慧结晶,从先进的教学理念到实用的教学方法,从感人的教育故事到深刻的教育反思,都让我如获至宝。它不仅解答了我教学中的困惑,更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与塑造。

2015年冬夜,当《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每周一问”的征稿启事跃入眼帘时,我选择了静静学习,那些200多字的金点子,每次1500字的嘉宾主持稿,都让我大开眼界。我悄悄地学着、实践着,有了很多的收获。自己感觉在他人的教育智慧滋养中生出了很多的新绿。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参与其中,撰写嘉宾主持稿。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让我收获颇丰。为了写出高质量的稿件,我需要深入研究教育热点问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思考与分析。在撰写过程中,我不断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总结经验教训,这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成了探路者,接下来我鼓励徒弟参与“每周一问”的答复。看着他们在撰写过程中逐渐成长,从最初的迷茫到后来能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问题,我感到无比欣慰。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成长,也是《人民教育》影响力的体现。它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成长的平台,让我们在相互学习中不断进步。

再后来,我在于洁沙龙全国群里组织老师一起参与“每周一问”的答复。大家积极响应,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这里激烈碰撞。通过这个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教育共同体。《人民教育》就像一根纽带,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人民教育》在我心中,是教育领域的权威刊物,更是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家园。它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动态,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它的内容真实、贴近实际,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指导意义,是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七十五载墨香长,这份始终温热的刊物是一代代教育人的精神原乡,是教育改革的时代切片,更是文明星火的传递现场。那些在田间地头、雪域高原、城市楼宇间被点亮的老师们的眼睛,终将汇聚成华夏大地的璀璨星空。(于洁

《人民教育》2025年第9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