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无声”语言链接上智能时代

发布时间:2025-09-25 作者:陈朝和 钟兴茂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朝和 通讯员 钟兴茂)“请根据视频所示,选出正确答案”,只见手机屏幕里,乐山师范学院学生进行着标准的手语打法,下方列出了四个选项,西昌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小王正熟练地答题,并成功选出了正确答案。这是一款名为“手语小智App”的应用,由乐山师范学院本科生研发,近日出现在第28届全国推普周语言文字工作成果展示暨群众性体验活动上,吸引来了众多参观者驻足。

“研发‘手语小智App’这款国家通用手语推广学习平台,主要是解决当前国家通用手语推广面临的效率低下、手语教师资源短缺的现实痛点。”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敬思远教授向记者透露。

目前,这款“手语小智”平台已经整合了8214个国家通用手语词汇的标准教学视频,以及详细的文字注解。该项目的研发历时两年多,目前推广范围覆盖了省内高校、特殊教育学校等30余所。

在智能体的研发过程中,存在哪些挑战?敬思远指出,最大的挑战在于手语资源的稀缺。对于常规的机器翻译软件而言,语料库在网上相对容易获得且规模庞大。然而,手语资源的收集却极为困难,这也是为何目前市场上缺乏成熟的手语智能产品。为此,“手语小智”构建了一个人工智能手语语料数据库,并且向学术界免费开放。

“将特教资源引入智能平台,让特教老师的教学工作更加便捷。”西昌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冯苗深有感触。当天,她与同事们一同前往展示活动现场进行体验。在使用过程中,特教老师们可以在“手语小智”平台上查询到所有国家通用手语词汇的标准打法视频。

“该智能平台从资源构建到代码开发,全部由本科生独立完成。”敬思远介绍,接下来,实验室计划进一步优化该平台,并向司法、文旅等专业领域拓展手语语料库建设。

“我们希望通过该应用的推广将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发展的福祉,转化为特殊群体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实际路径,让每一位听障人士都能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桥梁上,与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行,共同凝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乐山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乐山师范学院)办公室主任黄宽娜说。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