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近日,2025年欧美汉学家研修活动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开幕,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等10个国家的16名汉学家参加研修活动。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朱桂杰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汉学家在文明交流与文化互鉴中具有独特的桥梁作用,应充分发挥学术影响力与跨文化阐释能力,在国际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诠释“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崇高追求,共同推动汉学研究的新发展。
据悉,本次研修活动为期5天,期间将通过专题研讨、对话交流、古籍阅览、实地参访等多元形式开展。
在首场研修活动“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中,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9位中方学者与欧美汉学家围绕历史和现代的中国、科技发展与汉语学习等话题展开研讨。在“以出版为桥 促文明互鉴”对话沙龙活动中,上海出版界代表与欧美汉学家围绕“汉学出版与文明互鉴”主题进行深入对话交流。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研究员指出,各国学者应以跨文明学术合作为基础,激活不同文明的智慧传统,在人文视野中探讨技术治理与人类命运的共同课题,推动构建一个以共情、合作和多边主义为基础的世界知识共同体。
据悉,本次研修活动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旨在落实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成果,推动欧美汉学家同中方学者加强交流对接,为增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智慧和力量。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