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大位杯”青少年非遗美育实践活动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启动

发布时间:2025-11-19 作者:李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李澈)近日,由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指导,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青少年非遗美育实践活动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大位杯”青少年非遗美育实践活动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

活动以“只此东方 算神大位”为主题,以明代珠算宗师程大位之名去“程”留“位”,既向珠算先贤致敬,更昭示“让算法归位、让文化归心”。来自全国的30余名珠算教研员、美育教师齐聚冰城,完成一场跨越430年的“时空对话”。

在哈军工纪念馆序厅,两幅黑白照片并排悬挂:一张是1964年罗布泊上空升腾的蘑菇云,一张是1970年下水的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讲解员停住脚步,抬手示意:“当年参与研制的科研人员里,不少人左手计算尺,右手算盘。”原子弹爆轰波面测算、核潜艇流体线型校核,都留下过噼啪的算珠声。来自长春的郑秀春老师把镜头悄悄对准展板,轻声说:“老算盘托举‘新威慑’,同根同源,这是最硬核的非遗美育。”

在哈工程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创翼智能创新课堂里,机甲大师战队现场演示机器人视觉识别与路径规划。冯春秋老师一句“一眼成三行,万变归一珠”引出大家的会心笑声——东方整体思维与现代系统思维,在“嗒嗒”的算珠声与“沙沙”的代码声转换之间悄然呼应。镜头之外,教师们默契地收起手机:让“对话”止于理念,把想象留给课堂,把细节留给未来。

拥有30年执裁与教学经历的全国著名珠心算高级教练师、国家职业资格教材编委会核心编委冯春秋,受聘为“大位杯”美育实践活动技术指导兼总裁判长。培训现场,他把评分要诀凝聚成“秒表—手势—记录”三件套,20分钟即带队完成一轮“零差错”模拟。哈尔滨启智珠心算的苏晓平老师边记录边感慨:“流程一清二楚,回去后就能召开家长说明会,底气足了!”冯春秋寄语:“珠算种子乘风而起,静落而生。愿老师们把‘三件套’带回课堂,让每一次操练都在规范与严谨中绽放非遗之美。”

活动期间,组委会同步发布第二届“大位杯”青少年非遗美育实践活动将设立南北两个活动区:南部活动区2026年1月2-3日于广州工商学院举行,北部活动区2026年2月7-8日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馆举行。

据介绍,未来,主办方将依托“大位杯”平台,持续推动“非遗进校园 美育润童心”活动,让沉睡在古籍里的智慧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知、可创的美育资源,在新时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松花江水日夜流淌,算珠声跨越山海。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