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传球!”“射门!”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伏。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在绿茵场上穿插奔跑——这是湖南省会同县城北学校足球班级联赛的火热场景。
在粟裕大将的故乡会同,以城北学校为“龙头”,青少年校园足球悄然兴起,蓬勃发展。“绿茵之歌”燃动校园体育激情,成为该县素质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
破冰:从1所学校到46所学校
2021年秋,从怀化学院体育系毕业的杨成调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会同县城北学校。经他建议,学校将足球教学纳入日常体育课程体系,规定每班每周至少一节足球课。
在普及教学的基础上,学校分低、高年级成立男、女足球队,利用课外活动及周末开展强化集训。
校园足球迅速“火”了起来。同年,县教育局将校园足球纳入“全员文体活动”特色内容,为其推广“再添一把火”。
在“城北模式”带动下,县内十余所中小学陆续将足球纳入体育教学,成立校队,一批体育教师向杨成“取经”,担任起校园“足球教练”。
“普及校园足球,构建完整的足球生态,建立浓厚的足球文化,校园足球的魅力才能真正体现。”城北学校体育组组长粟文东如是说。
截至2025年秋季,全县46所中小学开设足球课程,成立校队24支,学生参与率达70%以上,长期参训学生超1000人,专兼职“足球教练”达25人。已创建5所“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另有1所正在申报,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品多校”的特色教育模式。
赛事:“足球小子”踢出大山
2018至2025年间,杨成利用周末与暑假,带领球队远赴重庆、贵阳、长沙、衡阳等地参赛。“从最初上门求比赛,到如今别人慕名而来;从家长赞助到教练自掏腰包,我们尝过技不如人的苦涩,也品过胜利登顶的喜悦。”杨成感慨道。
刻苦的训练与实战锤炼,有效提升了会同校园足球的竞技水平,获奖的喜讯也接踵而至。2019年,二完小在四川绵阳“绿茵小将”邀请赛中夺冠,同年在长沙“红卫杯”获精英组第6名……2024年,会同一中夺得怀化市中小学足球联赛初中组冠军,同年,城北学校在湖南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突围,取得第5名。2025年,会同一中初中男子队代表湖南参加中西部地区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获银盘组第2名。年复一年的努力,换来了每一年崭新的荣誉佳绩。
从县市到省乃至全国,会同校园足球越战越勇,越走越远。
育人:让体育回归教育本质
“校园足球的推广,不仅为培养技能,更是践行体教融合的育人理念。”会同县教育局分管领导丁再坤说。
芙蓉学校校长唐少清一直支持自己的孩子踢球:“足球不仅锻炼体能、磨砺意志,更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学习积极性不降反升。”在她看来,足球已成为孩子健体启智、全面成长的“助推器”。足球氛围催生足球文化,文化又反哺氛围。许多家长在支持孩子踢球的过程中,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通过普及足球知识、外出参赛,让学生增长学识、见识与胆识。”杨成不仅是教练,更关注队员的心理健康。“让孩子在团队中消化负面情绪,快乐踢球、享受足球——一句话,让体育回归教育本质。”
从特色大课间到多元社团,从课程化体育项目到参与举办各类赛事,会同县正通过多样化体育实践,让青少年在汗水中强健体魄,在拼搏中涵养品格。
目前,会同县教育局正制定校园足球三年行动计划。体卫艺站负责人胡建国透露,目标到2027年底,全县学生足球参与率达80%以上,每个乡镇建成1个标准足球场,每年创建2至3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县。(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梁晓刚 记者 阳锡叶)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