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学校医工交叉研究基金累计投入约6.74亿元,立项超2000项,项目承担者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3000余项,牵头承担了79项国家重大专项或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41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推动术锐手术机器人等一批技术成果转化……11月25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二十周年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医工交叉成为两校“1+1>2”融合发展的核心见证,“交大医学”整体效应凸显。
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原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成立新的上海交通大学与新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作为两校合并后的战略工程,医工交叉从机制创新起步。学校设立“医工交叉”研究基金,有效促进了理工科与临床医学的协同创新。截至目前,该基金已立项超过2000项,有3000多名项目负责人和合作者直接承担项目研究,为1900余名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科研人员提供“第一桶金”支持。
“二十年来,我们始终遵循综合性大学发展规律和医学学科特殊规律,保持医学学科完整性和办学自主权,通过理工文科与医学交叉产生‘1+1>2’的聚合效应,走出了一条在综合性大学建设一流医学院的创新之路。”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说。
“要进一步发挥交大的多学科优势,助力和推动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挥交大品牌效应和‘交大医学’整体效应,实现双向赋能。”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说。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