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乡土文化的育人效应

发布时间:2019-04-08 作者:吴长海 来源:中国教师报

班级文化彰显着班级愿景,凝聚着班级力量,引领着学生成长。面对这些中考失利的学生,我经常思考:怎样的班级生活才能让他们三年的中专时光幸福难忘?怎样的班级文化才能提升他们的能力、信心及未来生活的品质?

爱脚下的土地

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首次班会课,我播放了当地的宣传片,播放了我参与创作的歌曲《临港,可爱的家乡》,也介绍了学校悠久的历史。我告诉学生,来这里学习是一种幸运,在这里工作是一种幸福。看了视频、照片,听了歌曲、介绍,他们很开心、很振奋。

得知我是业余作家,他们想要一首原创班歌,我欣然应允。孕育班歌的过程,其实是检验学生才华、启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文采好的、唱歌好的、懂乐曲的“苗子”一一被发掘出来。经过集体商讨,我们定稿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班歌《幸福的16会计人》:“舜过山的云朵/擦亮我们的梦想/扬子江的浪花/激荡我们的翅膀……”

班歌谱曲后,全班学生每天早读课前、放晚学前都唱一遍,唱出了对班级的热爱,唱出了奋斗的情怀。

学身边的榜样

班级文化墙的布置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和学生商量后,决定不用远在天边的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光辉业绩,改用近在眼前的乡贤、校友等人的事迹资料。班级走廊、外墙,我们悬挂社会学家吴文藻、图书馆之父缪荃孙等本土先贤的照片和名言,班级学习园地、板报上,我们张贴了杰出校友和优秀学子的照片。墙上的偶像是同乡或校友,学生的感情自然更亲近一些,向对方学习的动力自然也更大一些。

为了鞭策学生勇往直前,我们请本土书法家写了幅“浩瀚长江扬巨帆,风流南华藏蛟龙”的对联挂在黑板两侧。我还特地空出墙壁一角,给班级的优秀学生“虚席以待”。在乡贤的注视中,孩子们勤学苦练,茁壮成长;在校友的激励下,良好的班风、学风很快养成。开学初的几个月,我们班的班级常规考核排名稳居年级第一,并涌现出珠算能手、环境保护明星等先进学生,为创建优秀班集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播下“科研”的种子

中专生与升学深造的高中生不同,他们毕业后就将进入当地的单位工作,成为建设家乡的生力军。无论出于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还是出于传承乡土文化的需要,都应该进一步建设班级文化。

为了更大程度上体现乡土文化的教育价值,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我与学生一起对地域文化走访、调研、撰稿、填表,完成了“乡土文化资源在中职班级育人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这一省级课题的申报。课题成功立项后,受到专家好评:“这会给学生当下及未来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我是课题主持人,班级自然成了课题实验班。课余时间,我和学生一起开展乡贤事迹寻访活动,去缪荃孙图书馆感受艺风老人四次科举考试的心路历程,去申浦河畔遥想春申君挖河治洪的壮举,去季子祠重温践信泉台的王者风范,去万安桥头学习吴文藻、冰心爱国奉献的精神……在一次次文化寻访中,学生的精神得到了洗礼,文化品格得到了提升。每次活动结束,朋友圈里贴满灿烂的笑脸,作文本里写满深刻的感悟。

在乡贤榜样的激励下、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学生积极奋进,乐享校园时光。乡土文化艺术节期间,大家踊跃展示个人风采和集体力量。在省、市级文明风采、技能比赛中,学生多次揽金夺银。班级也因此获得了市级先进班集体称号。在首届中国班级建设大会上,我班学生共同完成的申报资料《科研文化育芳华》获得一等奖。

在乡土雨露的滋润下,在不断丰收的喜悦中,学生过完了5个学期。如今顶岗实习的日子里,他们继续高举乡贤的旗帜,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9年04月10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