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决策者说

思政教育的“上城经验”

发布时间:2019-04-08 作者:项海刚 来源:中国教师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高瞻远瞩,意义深远。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积极行动,注重在实践层面加快探索办好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体现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作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紧紧抓住思政教育主旋律,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

全方位,多通道,建好思政课教师队伍

让思政课教师有信仰。我们突出党建引领,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通过“亮出身份、向我看齐”、党员教师育人宣誓仪式、选树最美教师典型等活动,引导教师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确保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有情怀的人育情怀。

让思政课教师有地位。我们在教师队伍人才梯队建设中,专门设置“育人者”通道,开展星级班主任评比,并给予专项奖励,使优秀思政课教师、班主任拥有专属成长通道。同时,尽最大努力配齐配足思政课专职教师,在职称评定、荣誉评比中开设通道,让思政课教师不仅拥有政治地位,更拥有专业地位。

全时段,多维度,守好思政教育阵地

与高校课堂不同,中小学思政课堂更多应考虑思政内容的严肃性与少年儿童活泼性的有机融合,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进行思政教育。在上城区,我们践行全时段、多维度思政教育理念。

思政课教学观念全面转变。“思政课堂”“课堂思政”同发力,推动全学科思政,全员育人,通过一系列举措孕育出一批像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俞果这样的优秀典型。

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拓展。通过“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邀请各行各业顶尖人物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如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献身说法爱国情怀等;地方思政读物《红船领航》、校本教材《G20知识小学生读本》《“一带一路”青少年读本》等,有效融入课程体系,让思政课堂更丰富多彩。

思政课教学方式百花齐放。教师通过“时事演讲”“模拟法庭”“情景表演”等载体,让思政课堂灵动起来,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愉悦地接受思想政治熏陶,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思政课教学时段全面延伸。早晨,通过精心设计,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序列化国旗下讲话、养正大讲堂等形式,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午间,思政主题谈话成为师生心灵之约,在谈话中积淀学生的爱国爱校爱家情怀;放学后,社区主题式研学活动,引导课内外的学习实践,让思政教育无处不在。

全天候,多平台,拓宽思政教育疆界

上城区融通校内外资源,让政府、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到思政教育的实践中,形成教育合力。一是区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学校,每学期都深入学校一线开展走访,把握教育发展动态,引领学校办学方向。二是探索“行走德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孩子成长的“芯片”。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具备极其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我们突破学校围墙,创建了80个“行走德育”体验点,让优秀传统文化、改革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一个个可触摸、可展示、可落实的“行走”元素,构建思政教育“网图”。三是在全国首创“星级家长执照”工程,引导家长更新教育理念,从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转变为重视思想道德素养,讲好“人生第一课”。

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思辨中成长,在实践中创新,努力办好新时代思政课,培育具有鸿鹄之志的时代传承人。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中国教师报》2019年04月10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