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局长专栏

转变思路促减负

发布时间:2019-05-21 作者:洪永海 浙江省常山县教育局局长 来源:中国教师报

学校的“表哥”“表叔”现象已引起普遍关注。新时期,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切实为学校减负、给教师松绑,着力增强百姓获得感、学生幸福感、教师成就感是职责更是使命。浙江省常山县转变思路,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解决基层实际困难”作为突破口,还学校一片宁静。

变“繁杂”为“理性”,形成基层减负机制。会议要精简,多些务实,少些空谈;培训要少点干预,多些选择;检查评比以教师发展为本,少些繁文缛节。为切实减轻学校师生的非教育教学负担,县教育局持续开展“效率革命”“净化校园”行动,设立三大小组,各司其职:文件审核小组对各科室下发的文件进行审核把关,严控文件数量,严把文件质量;会议培训协调小组整合资源开展检查、调研、培训、评比等活动,精减事项与环节;清理规范小组对各类“进校园”活动和“小手拉大手”活动进行清理规范,杜绝各类商业活动进校园。

变“管理”为“服务”,搭建局校互动空间。县教育局严格执行“三服务一落实两确保”,即服务学校、服务师生、服务教育教学;扎实推进重点工作和重要项目落实到位;确保高效课堂、确保质量提升。转变局机关、教研室工作观念,变管理者为服务者,围绕如何更好服务于质量提升想办法、找对策。实行机关干部“组团式”联系学校(幼儿园)制度,局机关干部、教研员利用期末、考试等时间节点及时深入学校、班级一线,能现场解决的决不拖延,不能当场解决的第一时间上报。局机关罗列学校亟待解决问题清单,按照轻重缓急排好时间,努力做到学校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变“难题”为“机遇”,构筑家校共育桥梁。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百姓舒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家长对教育的焦虑多,家校合作何以见效?成立“专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督查行动,加大对教师有偿家教和违规办班行为的处理力度。如今,上下学时段城区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现象已成为各地教育系统和交通部门的一大难题,虽然也采取了许多方法,如错时放学、科学安排停车、家长志愿者协助、设置单行线等方法,但都治标不治本。针对这一情况,常山县多部门联合,让学校主动把大门往校内退3米,设置家长等候区。学校通过设置安全网格区和接送止步线,安装防撞栏和文明劝导标语,不断规范家长接送行为,为学生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变“后勤”为“前勤”,打造减负保障体系。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县教育局站在学生、教师发展的角度,全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从关键点出发,办一些实在的“教育小事”。致力于办好母婴休息室、家政义工队、教师全员体检、“鹊桥行动”等,让广大教师静下心教书、沉下心育人。通过抓实系列教育小事,教师没有了“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办好关键小事,发扬孝善文化,主动寻求服务机会,努力挖掘服务内容,为同事解难、为社会分忧、为和谐出力。办好教育小事现已成为教育教学后勤保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教师报》2019年05月22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