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主编手记

评价改革须破解三个难题

发布时间:2019-08-27 来源:中国教师报

让评价回归育人手段的核心功能,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就现实教育教学评价而言,我们需要走的路还比较长。简单来讲,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评价导向从单一走向综合。在这方面,沈阳市和平区教育局进行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绿色评价的基本理念与操作体系,值得借鉴与学习;其直面并破解难题的勇气与精神,更值得激励与传播。

二是评价导向从记忆走向思维。浏览近年来多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测试的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多数试题考查的是识记与简单应用的能力。我们必须改变考查导向,真正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考查。

请看这样的题目:

1.慧禅创作了一首五言绝句投稿《东峰青年》,已知稿费是以每字5元计算,请问慧禅一共可以获得多少稿费?

A 100元   B 140元

C 200元   D 280元

2.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请问他们不可能看到什么景象?

A 小斋幽敞明朱曦

B 提灯的萤火虫

C 在松针稀疏处闪烁的小镇灯火

D 慈乌夜啼

这样的题目基于情境,注重学科素养、思维能力的考查与培养,值得我们借鉴。

三是评价导向从思维走向心性。低层次的教育指向技能,中层次的教育指向思维,高层次的教育指向心性。教育的核心是唤醒受教育者的心灵。基础教育要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在心性提升上下真功夫。在这方面,古人已经有了很高的智慧:“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如何将这样的智慧早日现代化落地,这是时代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提问。

《中国教师报》2019年08月28日第1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