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记者手记

幽默的“老党”很“暖”

发布时间:2019-09-11 作者:本报记者 梁颖宁 来源:中国教师报

斯文儒雅、慢条斯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党利伟的印象,心里默想思政课教师着实有些“呆板”。

意外的是,课堂上的他与学生对话颇有“趣味”。

生:老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吗?有点分不清。

师:许多同学分不清这两对概念,那咱们举例说明吧!

生:比如说,有一群猪都得了禽流感,这不就说明整体就是共性吗?

师:这个例子举得好。那我问你,一个猪圈的猪都得了禽流感,能否得出“猪可以得猪流感”的结论呢?

生:可以。

师:那这个结论是属于“整体”呢还是“共性”呢?

生:属于“共性”。

师:那“猪可以得禽流感”是否意味着所有的猪都得了流感呢?

生:不是。

师:那“共性”和“整体”一样吗?

生:不一样。

……

整个课堂的氛围妙趣横生,有趣充实。听完课,我把思政课“枯燥乏味”的观念抛到了九霄云外。生动、幽默、智慧成为我对党利伟的再认识:“一个好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确实能够影响到学习的情感、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党利伟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灵成长,他从不提出不切实际的任务和要求,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自然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自然而然地转换师生关系。他的教学互动性强,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内容、方式、节奏、程度都以学生学为切入点,抓好实践环节,强化学生体验,他的思政课真正活了起来。他的课完美地阐释了“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灵魂,而并不只是让学生获得思政知识的积累”。

初春时节,他会去山上观察被积雪覆盖但破土而出的坚强而稚嫩的种子——它发芽了!回来,他会与学生、同事分享那小芽的成长变化。校园内开放的第一朵花儿,也总是被他第一个发现……生活中有趣好玩的事情都逃不过党利伟的眼睛。

“热爱生活、懂得生活、德艺双馨、尽职尽责、有冲劲儿”是与他朝夕相处的人对他评价最多的描述。

同事说:“每当我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总会下意识去求助党老师,因为他不会让我失望,总会帮我分析、寻找解决办法。我们许多同事说起党老师,内心总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在学校,学生去他办公室问问题是常事,单独解答和辅导更是常态。他从来不会去批评学生不认真听课、不动脑筋,反而会反问学生:“是不是老师讲课的方式不对、对老师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怎么讲你们能比较好理解……”他是一位喜欢学生给他出“难题”的人,他更喜欢学生找他“争论”。

学生很喜欢“八卦”党利伟,比如“老党”去哪里自驾游了,去哪里采蘑菇了,在看什么书,等等。

党利伟酷爱做饭,他说:“做饭是一种享受,把自己脑子里想的味道通过实践变成现实,然后再由自己细细品味,那种感觉令人陶醉。”

他的思政课也是一道美味,与他做的饭不同的是,细细品味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他的学生、他身边的人,还有有幸遇到他、采访他的我。

他和他的思政课探索让我们陶醉其中……

《中国教师报》2019年09月11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