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兴庆宫公园,原是唐长安城三大宫殿区之一兴庆宫的南部。开元十六年,玄宗携杨贵妃由大明宫移入此宫居住听政,这里就成了唐王朝的政治活动中心。由于年代久远,这里早已难寻唐时皇宫的雍容典雅、珠光宝气,甚至已经成为市民休闲览景的佳处,让这片昔日的皇家禁地连最后一点华贵矜持也荡然难寻。只有不大的兴庆湖周围仿建的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一些亭台楼榭,零星错落在湖畔林木间,不经意中似乎诉说着浩如烟影的盛唐旧事。
周末午后,漫步于沉香亭北侧土坡。无意中,忽然看见林荫掩映的日照阁下,竟有一“人”卧对一泓酒醴,左手托腮斜睨,右手高扬举杯,长髯微翘,畅饮美酒,竟如此洒脱而闲逸!我说不出的惊异,快步走近——这不是“谪仙”李太白在痛饮吗?
来往兴庆宫公园多次,还是第一次发现这尊谪仙醉饮的雕像。这一发现令我蓦然意识到脚下的土地曾是大唐繁奢绮丽的皇家宫苑,是灿若繁星的文人骚客向往眷顾的场所。
说到李白,不能不想到他的天真烂漫。他的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等诗句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那身醉如泥、玉山自倒的样子,还有睥睨王侯的举止,以及醉中邀月的忘情,都仿佛看到了无拘无束的李白。
李白自谓酒中仙,“酒”和“诗”都与他的人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斗酒诗百篇”“醉中草乐府,十幅笔一息”“饮似长鲸快汲川,思如渴骥勇奔泉”,纵酒使他的脑子极度兴奋,使他的才思极其敏捷。酒是李白诗歌灵感的催化剂——酣饮高楼时,他生发出“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凌云豪情;酒醉时,他咏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天作佳句。他大量的诗作就是在神思飘逸、意兴豪迈的醉乡梦境里挥写的,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名山大川,诗与酒也伴他千里云月、万里风波。
但切莫把李白的纵酒看成嗜酒任性。更多的时候,纵酒是李白追求理想、不甘寂寞的写意。李白早年壮游各地,他以酒慰藉客中的孤苦寂寞:“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天宝三年,李白受排挤离京后,东下黄河漫游梁园,趁酒兴写下了“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等诗句,不见一丝失魂落魄,而是不屑权贵的傲骨盛气。上元二年,安史叛军残部窜扰东南,太尉李光弼领军出征,61岁的李白闻讯毅然投军,途中他依旧纵酒放怀,“初发临沧观,醉栖征虏亭”,酒添豪情,雄心犹在!
李白经常醉酒,但他的人生不醉。他从不委身苟且于世俗和权贵之侧,他在酒醴醉乡中保持着昂扬自由的人格,保持着清醒豪迈的人生。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写到唐玄宗召见李白的情形:“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当代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以“酒入豪肠,三分豪气,七分诗情,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句,对李白作了最好的诠释。
正是有了这份不受拘束的天性,李白的诗才奔放自如,才达到被惊呼“谪仙人”的艺术高度。“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酒中流淌着自由的血液,流淌着对美好的追求。
这片过去曾是封建帝王皇宫而今成为开放式全民休闲览景的公园,正因有了谪仙的音迹,才显得多了几分雅趣,多了几分绰约。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西安市华山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11月27日第1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