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广西贵港市桂平麻垌镇东岸村学生植技炬主动收拾行李上学。看着孩子这么乖巧懂事,植妈妈欣慰地笑了,“真是应了老话,人挪窝活了”。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贵港市落实动态监测、联控联保、长效控辍、常态巡查等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全市辍学人数由2019年的421人降至2020年9月底的0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少年 “双清零”目标。近日,广西公布设区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办法,贵港市得分92.15分,排名第二。
贵港市是一座有560多万人口的地级市,在校学生109.63万人。为了扎实推进教育扶贫,该市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从入学到毕业就业进行精准管理、全程帮扶。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各级各类奖助学金约14.40亿元,惠及学生约207.01万人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金额21.41亿元,惠及人数29.24万人,对困难学生实现“应助尽助”。
桂平市是广西区定贫困县,人口在广西县级市排名第一、全国第三,控辍保学压力大。2019年秋季学期开学,脱贫户孩子植技炬就是不愿回到原来学校上学。该市“劝返团”教师建议他读中专,学一门实用技术。听说贵港市正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植技炬来了兴趣,挑选了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就读。
桂平市与广西科技商贸高级技工学校签订合作协议,首创“地校联合、普职融通”教育扶贫新模式,通过政策资助一点、财政支持一点、学校补贴一点、家庭承担一点的方式,解决进校就读学生的学杂食宿费问题。2019年,该市劝返辍学生175人就读科商技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59人),占全市313名劝返辍学初中生总数的56%,无一人出现“二次辍学”。
今年秋季学期,家住平南县工业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乡家园的蓝荣峰就不用早上5点多钟起床上学了。蓝荣峰老家在平南县马练瑶族乡最偏远山区,每天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2017年底,他们一家从深山搬到老乡家园;今年9月老乡家园配套设施之一的小学和幼儿园全部竣工投入使用,蓝荣峰和282名搬迁户孩子实现在家门口上学。
“现在,从家里步行到学校不用10分钟,安全又方便,太开心了。”蓝荣峰兴奋地说。
记者了解到,5年来贵港市一直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全市教育项目总投入105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4403所(次),其中新建学校88所,建设校舍面积188.65万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932.3万台件册,全面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新增学位9.99万个。针对边远山地区小学生居住分散、上下学交通不便等突出问题,该市通过建设乡村寄宿制学校和易地扶贫搬迁等办法加以解决。2018年底,贵港市辖5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部通过了国家评估,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划目标任务。目前,该市正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
《中国教师报》2020年11月11日第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