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负暄琐话

心在天山

发布时间:2021-01-12 作者:宋树桐 来源:中国教师报

关于天山,历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但只有一人一词一句让我记忆最深,那便是陆游的《诉衷情》:“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据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记载:“(陆游)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可见陆游天性豪放,少壮即有爱国杀敌之志。陆游一生,当过的官不少,但多是小官不得要职,被贬的次数也不少,看上去衣食无忧,但与他伟大的才华和志向相比,他的官和禄不过是时代对他的嘲讽和施舍。

在陆游众多诗词中,他的“天山情结”似乎尤为突出。除《诉衷情》外,还有《秋思》篇“慨然此夕江湖梦,犹绕天山古战场”,《夜赋》篇“挂旆天山少年事,此身终负圣明朝”,《感秋》篇“一身寄空谷,万里梦天山”,《书悲》篇“筑城天山北,开府萧关西”,《送辛幼安殿撰造朝》篇“天山挂旆或少须,先挽银河洗嵩华”……

《宋史》记载:“乾道七年,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这段军旅生涯或许是陆游一生中唯一一次亲临抗金前线的军事实践。陆游只身前往南郑并挑灯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平戎策》,还常到骆谷口、仙人原、定军山等前线之地,并亲至战略要塞大散关视察巡逻。可惜好景不长,只8个月幕府便解散了,出师北伐的计划毁于一旦。

陆游出生于北宋,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有一个问题随之呈现出来:抗金作战似乎与“天山”无关吧?从版图上看,当时的南宋偏安东南一隅,而天山却在西辽东北部,根本就不是大宋疆土。那么,陆游为什么要屡发“天山”之慨叹呢?有人考证,陆游诗词中的“天山”是代指当时南郑,也就是当年他投身军旅的大散关前线。也有人说,“天山”属于汉唐版图,陆游一生的奋斗志向不仅是对金作战,而是意在收复属于华夏的每一寸土地,而“天山”恰是他实现这一理想的标志性象征。

公元1189年,年逾花甲的陆游再次被罢官,他退隐山阴蛰居12年之久。这期间,陆游经常倚门长望,写下诸多爱国诗词。《诉衷情》是陆游诗词中最豪情万丈的一篇,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作者单位系吉林省扶余市徐家店九年一贯制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1年01月13日第1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