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激发党建领创力,才能以党建的高质量推动发展的高质量。就区域教育改革而言,激发党建领创力需要把握六个维度。
一是“定向”,厘清虚实关系。党建绝不是走走过场,完成上级安排的相关任务,必须处理好“实事虚做”与“虚事实做”的关系,既要让实在的教育改革发展遵循科学的理念、链接伟大的梦想与使命,又要让党的号召落地于工作实际、扎根于日常小事。在此基础上,必须坚持人民中心的党性立场,必须坚持破解难题的问题导向,必须坚持成人成事的总体原则。
二是“明道”,建构精神坐标。在忙碌的工作中,有人是在主动做事,有人是在被动做事。前者往往充满正能量,后者往往容易消极抱怨。两种不同生命状态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有无梦想、使命、信仰的问题。百年党史中,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这些闪亮的精神坐标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与示范。激发党建领创力就是要让越来越多的党员建构精神坐标、坚定理想信念、勇挑发展重担。
三是“创法”,激发教育活力。党建必须与时俱进,不能仅仅是传统的“讲讲党课、念念讲话、谈谈体会”,而是要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让广大党员在丰富生命体验中升华灵魂。党建“书记项目”、基层党建特色项目、党员支教团、党史人物微讲堂、“晒承诺、亮身份、做表率”……这样的创新都能增强党建工作的体验性、吸引力。在此基础上,要瞄准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狠下功夫,取得突破。
四是“习术”,确保知行合一。“习,数飞也”,《说文解字》的解释可引申为反复练习、实践。《纪昌学射》告诉我们,有了好的方法必须反复操作、多年练习,才能成为顶级射箭高手。所以,好创意、好策略必须落到实处才会有真实效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不简单,平凡的事情坚持做就会不平凡。
五是“成器”,成果助力发展。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个5个因素:领导重视、意愿强烈、执行力强、路线图好、资源到位。其中后两个因素都涉及成果: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前瞻引领力的发展路线图,是需要高端顶层设计的;链接到前沿的教育改革成果及专家资源,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少走弯路。增强党建领创力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呈现在文章上,而必须落实在成果上。
六是“领势”,占领行业高地。没有人是趋势的对手。教育改革的趋势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前沿性成果来支撑的。凭借从“教中心”走向“学中心”的成果,山东杜郎口中学持续多年引领着全国中小学课改的趋势;凭借“第三种教学关系”的成果,河南汝阳圣陶学校在中小学教学内容整合方面提供了可贵经验。师德建设、儿童认知、教师发展、教育放管服改革等,这些都是基础教育领域亟待破解的行业性难题。破解其中的某一个难题就意味着在某个方面占领教育行业高地,就意味着可能领创一种趋势。
激发党建领创力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灵魂,是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源头,是为世界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前提。把握好以上六个维度才能全面高效地激发党建领创力。
《中国教师报》2021年05月19日第14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