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百家笔谈

“作业拼多多”

发布时间:2021-05-25 作者:田希城 来源:中国教师报

班级管理是班级从群体走向集体、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必经之路。怎样的管理才能摒弃管控,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小学部班主任田希诚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将现实生活中的智慧迁移到班级管理中来,寓教于乐,从而成就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

“拼多多”是个购物平台,它借助社交的力量吸引人们购物。我把这种方式应用在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上,在班里发起了“作业拼多多”活动。

“作业拼多多”由一位学生布置作业,并发起作业拼团,发起者称为 “团长”。

“团长”由谁担任?怎样才能使“作业拼多多”吸引力十足、趣味性不减?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一是按照学号,全班轮流当“团长”;二是用微信小程序中的抽签助手,随机抽取“团长”;三是班主任直接任命表现好的学生或有进步的学生担任“团长”。

“团长”需要于当天上午把作业写到“作业拼多多”专用纸上,利用课余时间寻找愿意完成这项作业的同学,推销自己布置的作业。“作业拼多多”拼团成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团长”要找到一定数量的同学做这项作业,比如星期一的“团长”至少找一位同学参与作业拼团,星期二的“团长”至少找两位同学参与作业拼团,以此类推。二是参与拼团的学生要全部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每天拼团的人数不同,“团长”获得的班币也不同。星期一拼团成功的“团长”获得2个班币;星期二拼团成功的“团长”获得4个班币;星期三拼团成功的“团长”获得6个班币;星期四拼团成功的“团长”获得8个班币;星期五拼团成功的“团长”获得10个班币。拼团过程中,每超过规定人数1人,“团长”可额外再获得1个班币。

“团长”为了激励同学参与自己发起的作业拼团使出了浑身解数,推出各种奖励措施,有的奖励班币,有的奖励笔芯,有的奖励素描纸,还有的奖励看书等。除此之外,按照规定参团的学生不管参与星期几的拼团活动,只要完成作业就能获得2个班币。能力强的学生仅凭“作业拼多多”就能赚取许多班币,有的“团长”能量满满,有时可以动员全班同学参与他发起的作业。“作业拼多多”带动学生争相做作业,这种学习氛围是学生自己营造出来的,不是班主任强逼出来的。

“拼多多”有一个“砍价免费拿”活动,购物者把购物链接发给自己的好友,只要好友点开链接,系统就会随机降价,降1元、降0.6元、降0.05元等,平添了购物乐趣。我也设计了类似的作业活动,美其名曰“砍作业”。

我赋予每个学生不同的“砍作业”能力。平时,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砍作业”能力弱,可砍掉0.5个班币;作业完成不理想的学生“砍作业”能力强,可砍掉1个班币。这样的定价可以促使那些作业完成不理想的学生,为帮助自己的同学完成任务,主动、认真做作业,进而体会到自身价值,获得成就感。

例如,我布置了一项语文作业,定价为10个班币,用微信小程序中的抽签助手,随机抽取“砍作业”发起者,李柯凡中签。李柯凡需要先上交10个班币,然后再找其他同学与自己一起完成该项作业,我们班语文作业完成不理想的有4个学生。李柯凡为轻松完成任务,先找到这4位同学,让他们与自己一起完成这项作业,因此砍掉4个班币。紧接着,李柯凡又找了12个同学,每人帮他砍掉0.5个班币,剩余的6个班币也被砍掉。李柯凡顺利完成了“砍作业”的任务,上交的10个班币全部退回。如果“砍作业”不成功,发起者所上交班币则不予退回。

“双十一”已成了全民购物狂欢节,每到这一天,网上购物特别火爆。这一天,我也会在班里推出“作业狂欢日”活动。

我在11月11日前一周,组织学生分学科自主出题。每门学科每人出一份试卷,上面注明出题人的姓名,以便做题的学生做完后交给出题人批阅。学生为了能出一道难倒其他人的试题会查阅课本、会动脑筋思考、会翻阅资料,甚至还会自己创编试题。出题人不但要出题目,还要把答案写出来。这样学生又复习了一遍知识。

11月11日这一天,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请他们选试题、做试题。做完后,还可以互相探讨。

我还设计了“投诉”环节。出题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或者对知识点掌握不牢等原因出现错误。做题人发现错误后,可以写在纸上进行投诉,写清楚这道题错在哪里、应该如何出题。这一环节,促进了做题的学生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与思考。

学生在出题与做题过程中,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落后的学生,在这一天都沉浸在一种叫“刷题”的欢乐中。

“作业拼多多”在班里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田希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班主任。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滨州市优秀教师、滨城区首届名班主任,著有《班级管理中的“经济学”》一书)

《中国教师报》2021年05月26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