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教师缺口大,农村学校补充了大量特岗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专业培养成为农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河北省围场县教育局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学区研训员的引领作用,提出加强研训员基地校建设。棋盘山学区根据县教育局要求,在本区域内对研训员基地校建设进行了诸多探索。
明确方向,均衡配置。棋盘山学区首先明确了研训员基地校建设的方向:发挥研训员作用,引领青年教师走上专业化成长道路。同时,辐射带动辖区内其他学校及教师的发展,最终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学区选择研训员能力突出且教师配备齐全的语文、数学学科作为实验学科,按照均衡选择、优化配置的原则,选择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均为上岗5年以内的两所学校为基地校。通过提升研训员基地校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锤炼功底,筑牢基础。研训员基地校师资教学能力弱,经验储备少,需要研训员在锤炼基本功上下功夫。
订单培养,让学习与指导有针对性。研训员基地校教师根据自身水平及任教学科学段特点就教学现状、教研能力、班级管理等方面做认真分析,找出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填报问题清单;研训员依据清单,综合共性和个性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全面指导,全方位快速提升。研训员基地校老教师缺乏,青年教师间的听课不深入。研训员通过专题培训、课堂观察、课例研讨、案例评析、上示范课等形式,让教师能解读教材、会研读教参、会分析学情,能综合多方面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能恰当地运用教学技能组织课堂教学,等等。
聚焦课程,建构模型。为了进一步提高研训员基地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技能后,研训员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上进行了诸多探索。
“2+1提升”工程。针对语文学科课型多的特点,研训员基地校实施了“课型2+1提升”工程,要求每位教师掌握语文要素最多的两种课型,即一、二年级的拼音与识字写字课和三至六年级的精读、略读课;精通一种特殊课型,包括习作单元、策略单元、口语交际等课型。
改变评价方式。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发生了变化。学区以此为契机,引领研训员基地校教师探索低年级非纸笔化评价方式,采取“快乐学习大闯关”“学习能手进级”等形式组织诊断评价,评价内容以“小小朗读者、背诵小达人、七巧乐园、巧手工坊”等模块呈现,以师生面对面问答、实地操作等无纸笔化方式进行。这种评价方式不但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学业能力,有效诊断了教师的教学情况,而且让学生喜闻乐见,激发了学习兴趣。
应用成果,辐射带动。开发公众号。研训员定期将基地校的工作经验及方法形成书面材料或制作成视频,发至非基地校教师。研训员还创建了“棋语嫣然”公众号,发资料的同时上传公众号,教师随时随地可以查看学习。
组建学科主研团队。在学区范围内组建学科教师主研团队,主研团队成员是在非基地校选拔的青年优秀教师,他们率先学习实践基地校的成功经验并在本校做示范,将研训基地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同时带动本校教师成长。
组织 “送教研”活动。为了更直接快捷地带动非基地校教师成长,研训基地校开展 “送教研”活动,活动包括“送教”“送研”两部分,“送教”主要以送课形式开展,“送研”主要以课例研讨形式开展。通过“送教研”活动,非基地校教师在学到教学技能的同时,求知欲也被激活。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围场县棋盘山学区中心校)
《中国教师报》2022年03月23日第1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