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专家点评

启智课堂的三重实践价值

发布时间:2022-06-06 作者:袁景瑞 来源:中国教师报

智群学校的启智课堂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使教师、学生、学校的角色都发生了转变——教师从教育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学习建构者,成了学习的主人;学校存在的样态也在发生变化,因为信息技术的支撑,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学生可以在泛在的教育环境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进行订单式、沉浸式、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学校选择自己的课程或者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

智群学校注重对学情的研究。在日常教研中,他们不断加强学情会商,动态把握班级学情,做好学情分析,构建基于学情、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科课堂。他们变知识传授为学力构建,变技能强化为情商培育,转变狭隘的质量观,深入探索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质量提升途径。他们致力于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注重培育学生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他们充分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达到质量提高的目的。

智群学校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他们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注重跨学科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在完成项目作业的同时,也做到了学以致用。未来学校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需求,通过多个学科的衔接、过渡,最终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

智群学校注重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他们把学习目标的达成度镶嵌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并根据学生“学”的评价指标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和任务驱动策略。课前的诊断性评价、学习中的过程评价、课堂的终结性评价一定体现激励性、多元性、生成性、发展性,避免评价的单一性,更不能为评价而评价。课堂是“教、学、评”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体局四级调研员)

《中国教师报》2022年06月08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