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创意课

贡豆里的大学问

发布时间:2022-06-14 作者:卢海霞 来源:中国教师报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下灶村盛产一种神奇的蚕豆,呈扁圆形,大如拇指,中间略有凹陷,形似牛脚,故名“牛脚扁”。据说此豆曾经年年进贡皇帝,故而得名“贡豆”,下灶村也就成了明清两代的“御豆园”。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家乡的美食文化,我带领六年级学生开启了“亲近贡豆”的研学之旅。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精心策划。活动伊始,教师展示贡豆做成的各种小食品照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立“闪亮”“成长”“科幻”“美食”“飘香”等研究小组,然后推选组长,小组成员共同制订活动计划。教师引导学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观察记录,指导学生完成活动调查表、观察记录、资料搜集卡的设计。

第二阶段:小组合作,实施研究。各小组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帮助下,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查找资料;采访相关人员并录音、拍照或摄像。教师在学生采访出现困难时,提示采访礼节和技巧,如采访之前电话联系、预约时间,预先做好问题设计等;在开展观察、调查、采访等活动时,教师提醒学生做好活动记录,写好观察日记和感悟等。各小组对资料进行阶段性汇总、分析、研究、筛选,学生对采访记录、观察日记、表格统计等进行自评和互评。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分享收获。“闪亮”小组制作了《贡豆家族闪亮登场》课件,呈现各种时节的蚕豆,并配了画外音“贡豆的自述”:“我是一种质鲜味美并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食物,我的身体里蛋白质含量丰富,超过了绿豆、扁豆和赤豆……”

“成长”小组的学生扮演农艺师,向同学讲述贡豆的栽培技术要点,用图片展示贡豆的生长过程。

“科幻”小组揭开培植贡豆土壤之“谜”。为什么把“牛脚扁”换一个地方种植,即使与下灶村一埂之隔,长出来的豆子也不一样——不是颗粒较小,就是味道不佳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走访下灶村的菜农再综合网络查询得知:下灶村“御豆园”的土壤性质与众不同,它富含钼肥,而其他村落土地的钼含量微乎其微。钼是豆蔻植物生长最需要的元素,所以“御豆园”的贡豆长得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美食”小组的学生扮演厨师,制作各种关于贡豆的美食,拍成视频进行播放,与大家分享贡豆的各种吃法。

“飘香”小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内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蚕豆》,还自创了《小豆子大学问》《贡豆解乡愁》等诗歌作品,进行现场诵读。

研学之旅的最后,学生播放了自己制作的采访视频,宣传贡豆的营养成分、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贡豆,学生还制作了《贡豆营养价值》宣传单;向农科院寄送《关于扩大种植贡豆地域的倡议书》;将研究成果传到网上,让贡豆香飘千家万户。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6月15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