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区域观察

咬定目标不放松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路径探寻

发布时间:2022-10-18 作者:杨小露 练 琴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为一所只有200多名学生的偏远乡村小学,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定布小学争取到约50万元资金用于改善教育教学环境,经过一个暑假的施工,改造后的校园成为当地一道风景。

这样的改变是覃塘区瞄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覃塘区投入约7.89亿元实施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54所,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提升,为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覃塘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验收后,持续加大投入,做实教育全链条保障,加强资源全要素供应,朝着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迈进。

优化布局,夯实优质均衡发展硬件基础

“村里的学校有寄宿条件了,也能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我家孩子赶上好时候了。” 覃塘区樟木镇那柳村村民唐华英兴奋地说。原来,今年覃塘区调整中小学布局,整合沙村片区5所小学,将原九年一贯制学校樟木镇沙村学校改建成一所寄宿制小学——樟木镇第二中心小学,师资配备更加优化,得到百姓的高度赞誉。

整合后的樟木镇第二中心小学是覃塘区教育布局优化调整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覃塘区立足教育实际,按照合理布局、控制规模、适度建设、分步实施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思路,重点解决城镇学校学位不足、乡村教育资源弱化等问题,扎实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夯实优质均衡发展基础。

通过摸排,覃塘区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家长及周边群众,细致耐心解释,推进学校撤并工作。目前,已完成覃塘街道、蒙公镇、樟木镇、黄练镇等6个街道、乡镇教学点撤并任务。

区管校聘,激活教师队伍“一池春水”

覃塘区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上,既注重增量,也注重提质。近年来,覃塘区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工作,按照县级统筹教师编制和岗位,校级推行教师竞聘上岗,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加强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覃塘区在贵港市率先实施‘区管校聘’后,打破了教师交流的壁垒,奖优汰劣,缓解长期以来教师资源配置不均、交流不畅以及职业倦怠等问题,让教师有压力更有动力。” 覃塘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家杰介绍说。

自2020年以来,覃塘区先后两次对学校教职工编制进行调整,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由改革前的4939名增加到目前的5545名,化解超编制人员403人,缺编、超编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促进了师资合理配备、有效流动。

此外,今年以来覃塘区教育局投入专项资金343.2万元,为33所中小学建设156间“同步课堂”教室,利用直播互动、远程授课等方式开展学科教研活动,通过名师引领、线上研讨等解决了乡村薄弱学校师资匮乏不能正常开展教研活动的问题,实现了乡村学生与城区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景。

缩小差距,优质资源不断向乡镇延伸

走进覃塘区黄练镇中心小学,红白相间的塑胶跑道、标准化足球场、篮球场一应俱全。在课间活动和体育课上,学生尽情奔跑,个个洋溢着自信、快乐的笑脸。

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镇小”“村小”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焕发活力,是教育改革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覃塘区坚持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努力改变教育资源“乡村弱、城区挤”现象。目前,覃塘区累计投入2.586亿元支持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乡村公办园建设等短板,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边远薄弱学校辐射,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优质均衡发展,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以分数、升学来衡量优劣,而是要让乡村的学生获得更多学习机会,得到全面发展,这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准。”李家杰认为,要在减轻负担与提质增效上靶向发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也是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重要一步。

截至目前,覃塘区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学生劳动基地近400亩,做到“校校有基地”,全区聘请手工艺人、种养能手、非遗传承人近200人为学校劳动教育校外辅导员,他们定期到学校为学生上手工、种养、非遗等特色劳动课。同时,建立学生劳动课程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落实好“五育”并举育人目标。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建校舍到建名校,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覃塘区正以打造教育“新高地”为目标,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系广西贵港市覃塘区教育局)

《中国教师报》2022年10月19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