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睿见

从“管理”到“服务”

发布时间:2022-12-22 作者:李玉玺 来源:中国教师报

学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是人的管理,但我总认为学校管理和其他行业的管理并不相同。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人是生命的个体,各具个性特性,“管”自然不是最合适的行为动词。学校管理是不是可以改为“服务”呢?表述的改变不仅是管理理念的变革,而且是学校育人内涵的诠释。

学校管理者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服务教师发展,为教师发展搭台子、铺路子。学校成就了教师,教师才会成就学生。有了好教师,培养了好学生,自然就有了好学校。同时,我还相信爱是会传递的,学校领导把爱的温暖传递给教师,教师就会增量传递给学生。

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学校会经常忽视对教师的培养与关爱,更多是处在管理者的角度发号施令,要求教师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而没有真正从教师工作本身的角度出发,看看教师需要什么,在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需要学校提供什么帮助……如果一所学校长期不从教师发展的角度进行引领,不真正为教师服务,只从制度层面提出要求的话,就会积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长此以往,学校发展就会陷入困境。

服务教师,从长远看是着眼于他们的专业发展、职业规划,从小处看就是要解决他们工作中的繁杂问题,为他们全身心投入教学扫清障碍。工作中存在一些小问题,常规的做法是教师反映问题、走程序解决,但有时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假如管理者变身服务者,为其上门解决呢?问题也许最终都会得到解决,但效果绝对不一样。

在我们常规教学巡视过程中,有教师抱怨黑板擦都破到不能用了,有教师说教室里的石英钟没电了,有教师说没有粉笔了,还有教师反映投影仪的灯不亮了……其实,这些问题都是非常细微琐碎的小事,但恰恰就是这些小事杂事给教师的工作造成了不少困扰。尽管有些教学物品学校是放开供应的,需要的话随时可以领取,但教师签字走流程领取,这是管理;我们巡视时顺带把问题解决,这便是服务。作为管理者,我们似乎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些困扰教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好。

于是,我和后勤主任提上黑板擦、装上粉笔、带上电池,送服务上门,为各个班级解决这些小问题。周五早上值班的时候,后勤主任告诉我,教室里缺少的钟表昨天也采购完成,已经为相关班级安装到位。黑板擦送到了,电池装上了,问题解决了,管理自然就顺畅了。

这是管理问题,也是教育问题。我们服务了教师,往往也会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我想,这种理念的转变,久而久之就会在教师身上发生增量转换,转变为他们为学生学习、成长服务的意识……

我想,培养教师首先要转变管理职能,变管理教师为服务教师。管理职能的转变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者能否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从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管理教师,到转变理念培养教师,再到俯下身子服务教师,这其实是坡度较大的三步台阶,如果管理者能踏过去,那么这所学校一定会获得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八分场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12月21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