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圣诞节,很冷,路上的冰溜子闪着暗光,湛蓝的天空一丝云彩也没有,街头空荡荡的。
下午四点多,太阳就进入了落山模式,静默的大山披上了金色的霞光,幻化成一座神奇的金山。
我想拍下这神奇的景象,猛然,手机上跳出来一条信息:赵校长英年早逝……
赵校长是一位服从年级主任安排工作的校长。在学校蓬勃发展的那些日子,考试是家常便饭。当时阅卷完全依靠教师手工操作。一旦考试,阅卷量实在是大,加班加点必不可少。赵校长虽然是校长,但也是生物课教师,毕业班的生物课是标配。他总是主动要求参与监考、参与阅卷。有时候,哪门课的阅卷落后了,他会动员大家援助一番。因为这一点,教师任劳任怨,众志成城。终于,高考结出了硕果,改变了许多乡村孩子的命运。
赵校长习惯微笑。年轻教师常常与学生发生矛盾,他总能适时出现。他微笑一声,说,不要急,坐下来,先喝口水嘛。其实,教育学生的事,只要教师能够坐下来冷静冷静,许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当时有一位桀骜不驯的高二男生,叛逆性极强,让班主任头皮发麻。后来,在学校运动会上,这个孩子在接力赛中被别人的钉子鞋踩掉了鞋子、踩破了脚后跟,但他还是流着鲜血冲刺到终点,拿到了好名次。当时,赵校长微笑着,悄悄跟班主任说,机会来了,在班会上,放手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你也鼓掌,然后给他发奖。这个孩子好像一下子成熟了,真的改变了。后来,这个学生参军并提干了,再后来娶了同班一位女生。据说,那个女生就是因为那次“光脚冲刺”拨动了情弦。
赵校长喜欢在日常生活中调研重要的事。在食堂吃饭时,他会和教师轻描淡写谈教学,可大家却能自我反省、深刻回味。在学生宿舍里,他能亲自示范如何摆放毛巾,会和住宿学生交流如何运用统筹学。在操场上,他会和学生聊家常、谈人生。他会定期派女教师指导女学生的日常生活,指导女学生如何安全交往。“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世界上,能举重若轻的人,背后得有多深厚的涵养啊。
赵校长喜欢挑战,更喜欢创新。在“满堂灌”盛行的时代,他就尝试在课堂上少讲,让学生自学,他个别指点。他允许学生到讲台上展示,可以互相纠错,教师只进行必要的补充。他很早就让学生画“思维导图”,允许学生在课堂走动找同学商量题目。后来,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他当校长时,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多,教师讲解的时间少。其实,这种方式也符合最新的课标精神,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他还提出了“人无全才,人人有才”的教育理念。于是,学校的“第二课堂”红红火火,后来竟然开了一次全省现场观摩会。那几年,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教学工作蒸蒸日上,许多文化课成绩平平的学生,凭借艺考的东风迈进了心仪大学的校门。
赵校长还是一位终身学习者。他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学习。当老师时,他那本生物课本破破烂烂的,一进教室就放在讲桌上,永不翻动。其实他早已熟读教材,几乎倒背如流。他喜欢听广播了解时事,喜欢研读重要政策法规,喜欢研读报纸杂志,喜欢了解当代教育界名人,喜欢分析教育案例,尤其喜欢研读中外经典教育理论。他曾经组织摘编了好几本现代教育理论的小册子供教师学习,为此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夜色如黑,我心如铅。我又想起了傍晚的神奇景象:深蓝的天边有座金色的山,金山永远屹立在远方。而“金山”正是他的名。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4月05日第1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