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是书香。
每一个爱读书的人,一定有一个与书为伴的童年。童年在农村,我的书本是美丽的大自然,日出日落、秋霜夏雨,我在大自然这本无字书里读懂了许多。
第一次接触纸质书,是一年级时老师发给我的语文课本。从语文课本里,我看到了用文字和图画描绘的未曾到过的世界。更美妙的是,这个文字和图画所编织的世界,引导着我在语文的天地里徜徉,在文学的天地里驰骋。
第一次接触课本以外的读物,是二年级暑假读到的一张《小学生学习报》。那时还没认多少字,最喜欢看的是一个图文结合的连环画《彦一的故事》,内容大致与后来看到的《聪明的一休》类似。虽然是简短的文字,但这是我课外阅读的重要开始。
再后来,随着年级的升高,我逐渐开始订阅各种报纸。我还清晰记得一篇很短的小文《精卫填海》——这个小故事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被精卫的精神感动和激励,我甚至感觉自己就是那只精卫鸟。报纸上还有许多名家作品,读到名家文字时,真有一种小树吸收雨露的舒适和畅快,这种感觉我至今仍能记起。
那时候,我还会积极参加一些报纸上举行的活动。四年级时,我参加一个知识竞答活动,收到报社寄来的一枚小奖章,兴奋和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当教师以后,再小的活动我都会认真对待,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因为我知道,我们眼中的“小活动”,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其实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
工作以后,我的阅读分为两个阶段。刚毕业的几年,基本都在进行拓宽视野的阅读,自然类、生活类、财经类看得比较多。工作进入成熟期以后,买了许多散文集和语文教学的专业书籍。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北京出差,我在图书馆里泡了好几天,感觉如获至宝。
从一线教师转为教研工作后,我更加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我需要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于是我将读书的重点放到专业理论书籍方面,希望可以在更高的平台提升自己,可以跟随学界前辈走向更广阔的空间,让我的教育教学思想得到深层次提升。
教学研究是一项输出较多的工作,指导教师教学、助力学校发展,教研人员必须使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才能更好开展教学指导工作。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书籍则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和最真诚的伙伴。
在一篇关于读书的公众号文章里,我写下这样一句话:“书籍,带着历史的云烟向我们走来;书籍,带着前辈的智慧向我们走来……书籍像一个可爱的天使,把我们不曾有的全部给我们,把我们能感受到的用更加唯美的姿态展示给我们。”
无论何时何地,手捧一本书,画面便多了一分清雅,意境便多了一分优美。让我们手捧书籍,去领略世间万物,用书中的智慧指引生命的航向。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中国教师报》2023年06月14日第1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