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成长记录

找寻有意义的快乐

发布时间:2023-10-31 作者:柳小梅 来源:中国教师报

人生是一场旅行,许多东西因岁月流转而渐渐褪去颜色,对幸福的追求,却能让人感受价值与尊严。什么是幸福?我认同作家毕淑敏的说法,幸福并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而是一种快乐和意义的结合体。

30年前,我考入有着百年文化积淀的南通师范学校,这里集聚了一批名师,有古代文学专家王亦群,还有特级教师刘秉榕、李庆明。当时这些教育大家常常给我们举行现场讲学,一次活动中,王亦群老先生与每一个学生互相驻足鞠躬问候……何为师者、如何为师?老师的言行让我心中的答案愈加清晰,他们用这种方式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理想和情怀的种子。

印象深刻的还有学校邀请李吉林、魏书生等教育大家为我们做讲座。李吉林老师讲述了她在“文革”期间不得已烧毁备课资料中断情境教学研究的经历。但即使在特殊时期,她也坚持读书和学习。李吉林老师为我们朗读她的散文:“我爱小池,也爱溪流,那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然而,生活里也少不了涌浪;倘若没有涌浪,便辜负了人生……于是,我便向往大海的奔腾。”在我眼中,这奔腾的涌浪便是人生的方向,鞭策我不断向上向善。

内心的向往让我始终保持主动求索的自觉与向上的姿态,读人、读己、读天下,在读与述的过程中完成“物我的回响交流”。以李吉林老师为榜样,我时时提醒自己警惕“碌碌无为”,用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选择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教师的幸福与学生的成长紧密相连,教师的第一要务是研究儿童。

走上教师岗位后,我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教师,与学生最重要的交往在课堂。好的课堂应该是一扇窗,成为学生探秘世界的通道。作为数学教师,我深知数学是抽象的,而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中,因此兼顾儿童与数学的特点,让孩子快乐高效地学习便成为我追求的目标。

研究儿童需要走进儿童的内心,以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平等沟通、彼此给予。记得那次我病休在家,几个学生意外来访,还给我读了全班学生写给我的信。听完,我内心充溢着幸福,我收到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还有孩子金子般的心。作为回应,我给学生写了一封回信,表达对他们的感谢、想念和期望。当我回到学校,孩子们用歌声迎接我:如果我有一颗小星星,我愿让它把你的梦照亮;如果我有一颗大太阳,我愿让它温暖你和我……与儿童面对面,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可以尊重、欣赏、引领学生,而不能灌输和强制。教育是一个分享、唤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快乐便是有意义的快乐。

教师的工作日复一日,很容易陷入职业的倦怠中。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是走到研究这条道路上来。从开始写作、进行教育科研至今,我发表了不少文章,还出版了专著,回想一篇篇文章的诞生,经历从“独上高楼”的迷惘,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求索,再到后来屡获成功,这个过程契合了幸福的内涵——真正的幸福指向生命的整个状态,即使有经历痛苦的时刻,但也能体会其背后的真实意义。

教育科研、教育写作让我保持敏锐的视角和精神的活力,也让我的实践经验逐渐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朦胧到清晰的改变,进而走向一个“有行动的思想者”。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01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