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争鸣

快乐研学可借鉴但不应盲目复制

发布时间:2024-01-16 作者:吴维煊 来源:中国教师报

近日,11个3岁至6岁的广西“小砂糖橘”,在3位教师带领下,穿越数千公里到黑龙江研学旅行火遍全网,引发全国人民“云看娃”。

“小砂糖橘”的研学活动为何引发全网关注?在部分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还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在校园里撒欢的当下,幼儿园教师能带着年幼的孩子从南国广西到北国黑龙江,数千公里的距离、几十度的温差、饮食上的差异、十几天的行程,这绝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需要勇气和经验的,当然还要有智慧。

万一孩子感冒生病了怎么办?万一出现安全问题怎么办?万一哪个孩子想家了哭闹而教师又哄不好怎么办?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这些问题。

其实,这所幼儿园从2015年开始就组织孩子外出研学,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出发之前也做足了功课。这所幼儿园为何要带孩子去那么远、那么冷的黑龙江研学?因为这次研学活动并非想让孩子去“学”某些知识与技能,只是想让没看过雪的孩子看看冰雪大世界,体验打雪仗、堆雪人的乐趣,在雪地里撒个欢,看看祖国的最北端漠河,看看长白山,感受东北的风土人情。

“小砂糖橘”的研学活动在引发关注的同时,也给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提供了借鉴。几个月前的暑假,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异常火爆,但令人满意的却不多。相反,遭受吐槽甚至投诉的研学旅行却不少。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许多研学旅行缺乏科学的规划,部分活动名不副实。其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若能像“小砂糖橘”游东北一样,重点聚焦某个主题,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与主题关系不大的事项中,就会让不愉快的体验大大减少。

以中学生青睐的“清北研学游”为例,暑假里许多学生只是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门口留了影,学生连校门都没进,这样的活动安排明显与研学主题不符,必然引发舆论上的非议。如果研学活动的组织者能提前与高校做好对接,让中学生能在大学校园里仔细看一看,充分感受大学的文化与学术气息,能与高校学生在一起开展一些文化活动,让中学生体验到与平时校园里不一样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清北研学游”。

有了“小砂糖橘”的研学活动,云南西双版纳的20名“迷你野生菌”,在4名教师的带领下也到了哈尔滨,开始在雪乡的冰雪之旅,网传还有其他幼儿园在积极筹划中。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带幼儿还是带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需要带队教师有丰富的经验,需要学校和幼儿园提前做好周密的计划,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切勿匆匆启动研学活动,因为成功的经验或案例可以借鉴,但不可盲目复制。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4年01月17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