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无比期待看到孩子天真的笑脸,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是在那时,我初次见到了我的师傅张雪萍老师。在与她接触的过程中,师傅带给我的不仅是教育教学上的指导,还有她执着于教育的感动。
尽管师傅已经从教几十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但她还是经常跟我说,要想教好课,自己首先要读熟、读透课文,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甚至自己就是作者。
师傅的这种追求让我印象深刻,一次与她讨论学生的朗读指导时,我对此有了更深的感受。教学中,我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理解不透彻,朗读自然不生动。加之自身朗读缺乏情感渗透,指导效果欠佳。当时师傅为我示范了一段课文的朗读,她的朗读是那么富有感染力,仿佛自己就是主人公。后来的每一节课,特别是需要指导学生朗读的课文,我都会利用课后时间熟读,做到每一遍都流畅、通顺,同时认真研读教参等备课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锻炼自己的朗读水平。每读一遍课文,就对文本多一点理解,对教学多一点积淀。
教师也是学生,也需要不断学习,就像我学习朗读课文一样,学生在学新知识,教师也在学,学的是对教学的认识。只有心中有信念、有学生,才能有教育。
感动,还来自师傅对教学的严谨。新教师展示课上课前,师傅参与了我的每一次试教和讨论,给予我极大的帮助。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对教学的整体把握和细节掌控,她可以关注每一个细节、考虑每一次变化,每次试教完毕讨论时,师傅总是从头开始讲起,从环节设置、教学用语到课件的一张图片,每一个细节都帮助我分析、完善。
一次试教课上学生回答问题偏离了主题,与我预想的答案有很大出入。当时我有些慌乱,匆忙解答就出示了正确答案。课后仔细想想,不应急于教给学生正确答案,而是要慢慢引导他们根据课文本身来思考问题,这样就不会偏离主题。与师傅沟通后,我结合课堂生成、学生学情等修改完善相关教学环节,增加预设角度,更全面地考虑教学环节衔接策略;观摩名师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并尝试为己所用;查找并筛选相关资料,丰富课堂教学。经过多次调整优化,最终呈现了一堂优质课。师傅也说,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在准备教案时预设学生可能的反应,并且给每一种情况都列出解决办法,这样上课才能上得稳、上得好。那次经历给我很多启发,严谨是一个教师的必备品质。
与师傅携手并进的两年中,我收获很多,她始终如星星之光照耀我心。教在路上、学在路上,我将继续以师傅为标杆,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从各方面提升自己,以努力的师者姿态引导学生成长。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白马校区)
《中国教师报》2024年02月07日第9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