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絮语

发布时间:2024-02-27 作者:蔡高华 来源:中国教师报

    

年幼时,家就是全部的世界。一到过年时,最开心的就是小伙伴:有美味可口的零食,而且可以光明正大地吃;有崭新的棉袄穿在身上,唯恐旁人看不见;还可以玩得天昏地暗,只等饿了才会在父母的呼唤声中回家。

某天早晨,随着父亲的一句“下雪了,好大”,即使熟睡中舍不得离开被窝,还是蹦起来穿上衣服,叫上小伙伴在村子里跑上一圈。那时候,不管汗流浃背,不管腿脚发麻,总是要玩到吃饭时才肯罢休。

记得过年前后,总有许多人家结婚办喜事:一方面,腊月天食物储存便捷,不易变质;另一方面,许多村里人外出打工,只有过年时才方便回来相聚。女方在出嫁前,会将全部嫁妆展示在家门口。帮忙接亲的人都是手脚利索的小伙子,他们迅速将嫁妆搬到车上。担任放鞭炮任务的“垫后”,有时候一不小心,鞭炮点燃了还来不及扔下,把整个接亲队伍都吓了一跳。

年,就在一幕幕回忆中,陪着我慢慢长大。

    

渐渐地,故乡远去,人也长大。以前总盼望着早点长大,其实长大后才明白,只有过年的时候,我们才会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可以在家里尽情睡上一觉,可以与父母敞开心扉聊上一宿。

有一首歌叫《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算是道出了成年人的辛酸。只有真正经历过“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才会知道,有的人其实并不希望过年,因为过年需要开销、需要消费。对于一年到头一无所有甚至负债累累的人而言,那样的“年”最让人煎熬。

即便如此,父母的电话总是会如约而至:“孩子,什么时候回来过年?”此时,拖儿带女的人们总会坚强无比,不流半点泪水,也不露半点痕迹,语气坚定地答道:“再过两天就回来!”此时,回家过年成了一种责任。

如今才真正明白:父母在,回家过年还有归宿;父母不在了,人生也就没有了过年的地方。

    

许多时候,人的心情是复杂、矛盾的:现在我们虽然以公历计算日子,但骨子里还是喜欢并认可农历的新年。农历新年没到时,我们总是说今年还有几天,甚至当6岁的女儿问我“究竟哪天过年”时,我都不知道如何跟她说清楚。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真实存在,也在我们身边悄悄流逝;它见证着花红柳绿,也见证着青丝斑斑,更见证着新生命的诞生。以“年”作为一个阶段的终点,就如同长亭连短亭般,会让我们多一些思考,更会让我们静下心来,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在交通便捷的当下,回家过年可能就是几个小时的车程。然而,与子女的团聚,却是父母年复一年的期盼。记得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老人,一个老人的孩子事业辉煌,学成后在国外定居,另一个老人的孩子在本地经营着一家早餐店。两个老人在一次过年时相逢,一人说道“我真羡慕你啊,儿子有出息”,另一人则说“我才真是羡慕你啊,每年都能一家子围在一起过年吃饭”。

忽然有些感慨,想到一句有些俗气却很真诚的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二中)

《中国教师报》2024年02月28日第1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