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三实验小学

优化班级管理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05 作者:桑园园 来源:中国教师报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三实验小学隶属于牡丹区二十二中教育集团,2023年8月建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夯实常规管理、强化教育团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三大支柱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学校十分重视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的优化,以构建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的基础教育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更新班级管理理念,确立科学育人观

牡丹区第三实验小学提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更新班级管理理念,确立科学育人观,要求班主任加强学习,注重思想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成长经历会发生很大改变。观念是行动的指南,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理念上要进行相应调整,才能让自身符合新时代班级管理的新要求,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正确掌握教育动态。牡丹区第三实验小学要求班主任以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日常班级管理活动进行反思,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给予充分引导。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长期发展出发,需要对学生的各项发展进行全面考量,班主任既要注重日常管理的有效实施,又要将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要素都集中起来,构建完整的育人体系。

坚持多措并举,抓好常规管理

从牡丹区第三实验小学班级管理的成果来看,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漫长的过程,班主任要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规范,采取多种措施将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做好。班主任要制订课堂教学计划,确定学生的成长方向。班主任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班级的发展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热情,提高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根据每学期的工作安排,制定学期目标和每月细化的发展目标,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督促和评比。另外,班主任要注重文化培育,形成良性的班级文化氛围。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拥有的信念、价值观,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班级文化和班风建设,以及班徽和班歌制作。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制定科学管理体系

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实现自主管理。为实现该目标,牡丹区第三实验小学的班主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因为大部分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征,让学生主动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力求建立起具有自主意识的班级管理体系。在制定班级管理规定时,通过班会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同时,利用构建的自我监督体系开展管理工作,即以班干部为核心,实施“轮岗制”,培养学生的组织才能;基于学生的自律习惯,教师可以逐步将班级管理权下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对整体管理有更大兴趣,争取形成每个学生都有事做的氛围。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有效执行“成长小组制度”,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平等交流,同时利用校园宝积分体系助力学生成长,在学生之间树立被肯定的榜样形象,让每个学生发挥班级小主人的作用,增强他们在班级中的存在感和班级管理的责任感。另外,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学校提倡借助网络平台优化班级管理,通过与时俱进的手段让班级更具凝聚力,进而让班级管理更具实效性。

充实班级管理方式,提升育人实效

为了更好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有效整合、高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发挥实验小学的示范、引领、辐射功能,共享优质教育品牌,打造优质教育共同体。学校从“管”的层面不断充实管理方式,班主任要充实班级管理方式,努力提升育人实效。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培养,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扮演好主人翁角色,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符合班级发展需要的班规和班纪,从而保证班级的平稳发展。学校也从“理”的层面对学生做到“疏导”与“感化”的统一,与学生取得共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疏导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理性、耐心对待学生,要积极探索了解学生、接近学生。同时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生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综合发展和个性发展上,突破传统评价方式,努力实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均衡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从德智体美劳“五育”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对学生的人格需要和专业发展有准确认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利用评价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

多方联动增强班级管理力量,成就学生发展

牡丹区第三实验小学为贯彻新时代对班级管理的要求,实现全面、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班主任树立了“借力”理念,向学生、教师、父母三个方面寻求帮助,多方联动增强班级管理力量,成就学生发展。如针对学生的家访工作,牡丹区第三实验小学要求班主任全面构建“线上线下互联、教师全员参与、关注特殊群体”的家访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教育的温度,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同时,引导班主任就学生的作息时间调整作出相应提醒。借助父母的力量,实时掌握学生的家庭行为,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引导,采用差别化管理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达到分层教育的目的。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组织专题班会,经常性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懂得人生是非。教师可以与学生共享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在交流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将时事政治与班级管理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表达观点。在组织班会活动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进行讨论。

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牡丹区第三实验小学引导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正视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抓起,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中国教师报》2024年03月06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