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与你共读

情境教育是一座持续生成的活矿

发布时间:2024-05-21 作者:万作芳 来源:中国教师报

李吉林,是一个时代的教育镜像。改革开放初期,为改革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她积极开展教改实验。她的教改实验是建立在遵循儿童智力发展规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改思想,潜心钻研我国古典文论“意境说”的基础之上的。经过多年积累,她提炼出真、美、情、思四要素,创造性建构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并经得起实践验证的情境教育模式,取得了诸多引人注目的实践育人成效。

情境教育体系是开放而非封闭的,是发展而非教条的。为丰富和完善情境教育体系,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积极开展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传承与创新系列研究,历时四年完成《新时代中国情境教育研究丛书》,包括《情境教育研究的“中国图景”》《情境课程论》《情境教学论》《语文情境教学论》《数学情境教学论》《李吉林年谱长编》。该丛书开辟了情境教育的新领域,拓展了情境教育的新视野,实现了情境教育的新突破,标志着新时代情境教育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是回应时代之问,首次开展情境教育元研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贯彻实施以及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落地生根,表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攻坚期,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挖掘、提炼古代情境教育思想并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情境教育研究的“中国图景”》以积极推进中国情境教育学派建设为己任,通过多层次、全景式和可视化研究,悉心梳理情境教育的总体趋势、主题演进和研究热点,准确研判情境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着力探寻情境教育的新思想、新机制和新趋势,从而及时回答了情境教育的“时代之问”。李吉林在回顾情境教育的探索历程时,曾动情地说:“我总是用心倾听时代的脚步声,听从伟大时代的召唤,随之紧紧跟上,不肯停步,脚踏实地往前走。”情境教育之所以充满生命力,就是因为紧跟时代大潮,听从时代召唤。

二是扎根中国大地,首次建构情境课程与教学论。通过40多年不懈努力,情境教育已逐步发展为教育学的一个新领域,但情境教育的成功经验还需要不断总结,情境教育的理论还需要继续提升,情境教育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还需要充分发挥。为传承情境教育的精髓,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组织学术骨干联合攻关,在情境教育基本理论建设上作出了探索,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情境课程论》和《情境教学论》,还聚焦学科撰写出我国第一部《语文情境教学论》和《数学情境教学论》,在情境教育应用理论建设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四部专著不仅体现出对李吉林情境课程与情境教学思想的传承,还具有原创性和突破性,标志着新时代情境课程与教学论的初步形成。难能可贵的是,为扎扎实实做好理论研究,丛书编委会不仅走进李吉林奉献了一生的通师二附开展实地考察,并借助教师座谈、经典课例和档案资料,分析梳理情境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深入全国情境教育实验区与教育局领导、校长、教师互动交流,归纳总结多年来推广应用情境教育的成功经验并加以理论提升。他们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理论研究深深扎根于教改实践的沃土之中。

三是弘扬教育家精神,首次编撰李吉林年谱。李吉林是情境教育的创立者,更是情境教育的引领者,情境教育研究怎么都离不开李吉林研究。《李吉林年谱长编》以编年形式再现李吉林为追逐教育梦想而不懈探索的一生,重点呈现开展4轮情境教育实验和主持4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时代背景、教改实践与学术成就,详尽记述其教育思想发展轨迹,深度挖掘为情境教育的创立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却鲜为人知的人物,还有不少首次公开的一手资料,比如刘佛年、杜殿坤和王策三等著名学者的书信,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总之,李吉林情境教育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富矿,更是一座持续生成的活矿,需要我们不断开采和深挖。丛书编委会已积极筹划第二辑的编写工作,期待它能继续以更高的标准和更好的质量奉献给广大教师,在中国基础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师报》2024年05月22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