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小先生备课本”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6-04 作者:夏丽娟 来源:中国教师报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这个问题是伴随一线教师的灵魂之问,也是精进之问,更是初心之问。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时期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新要求,项目式、跨学科融合学习等正悄然影响和改变着课堂,一场新的课堂革命扑面而来。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应该有良好的创造力,以面向未来的眼光审视学生终身成长的需要,以面向未来的教育方式引领学生成长。那么,如何在课堂实现呢?

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小先生制”。“小先生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学方式,陶行知的可贵在于对儿童个性创造精神的充分尊重。他尊重儿童,表现在不压制他们的兴趣、个性,尤其表现在他真心视儿童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并努力发挥其创造作用。在“小先生制”的思想带动下,我设计了“小先生备课本”,每星期创设“小先生开讲”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新的教学模式很快得到了学生的拥护,在学习委员的组织下,全班成立了8个备课组,每个组选出一个备课组长。在第一次“备课组长”会上就统一了思想,要想上好课必须先备课,并邀请我当教学顾问,随时解决备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与同学进行同课异构,在对比中改进优化教学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精心设计了“小先生备课本”“小先生誓词”“小先生金牌智慧团”“小先生好方法”“小先生来评课”“小先生会思考”等栏目,让学生既感到新奇又喜欢,每个组都跃跃欲试、摩拳擦掌,闪现出一个个智慧星。

近期,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授课由“春蕾组”负责,组长召集组员进行了任务分工,并在午饭后的“阳光活动”时间进行了“集体备课”和“研课”,我帮助小老师厘清了课堂的思路和重难点。

“这一单元是古典名著单元,如果要选一篇课文讲课的话,我建议选《红楼春趣》。在四大名著中,我觉得《红楼梦》最难啃,我们组就是要有啃‘硬骨头’的志气和勇气。”组长陈王昕率先发言。

“我赞成!我想当这节课的主讲老师,寒假里认真读了《红楼梦》,正想跟大家分享呢!”小才女语涵说。

“这是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我们除了讲好课文内容,还要像老师一样梳理学习方法,这样才有收获。”刘畅接着说。

浩宇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突然惊喜地补充:“关于风筝还有很多学问呢,我爸爸说其中隐藏着文中人物的命运,我可以提供资料。”这一发现让大家眼前一亮,也让我刮目相看。

“对于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也要介绍,因为作品往往跟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勾连。”平时寡言少语的平平说。

…… ……

每个学生都自信大方、侃侃而谈,时不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我适时补充,更多是在心中默默赞许。正如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所述:学习留存率最高的是在主动学习中教授给他人。愿意帮助他人,与别人探讨并且乐于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学习成果的人,是留存最多的。被动学习者的学习内容留存率最多可达30%,主动学习者则可达90%。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一切指向“教是最好的学”。

每次“小先生开讲”是全班最期待的时刻,也是学生参与率最高的时刻。因为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小老师”,还是“金牌评委”,既是参与者又是评价者,所以边欣赏边质疑,一刻也不马虎。

语涵非常有当老师的潜质,课文上圈画批点密密麻麻,整节课思路清晰,能基本完成课前小组预设的目标。下课铃响,只见她露出会心一笑。但是,挑剔的“评委”却不打算让这节课就此落幕,纷纷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

班上的“阅读达人”王子俊说:“《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课文中也出现了很多人物,想考考你们组,你们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刚才在课堂上没有讲清楚。”

“还有,我觉得贾宝玉的人物形象除了率性纯真还有怜香惜玉。”

“为了让课堂更生动,可以增加‘焦点辩论’和‘百家讲坛’,我就可以讲。”

…… ……

连我平时都没有想到的课堂妙招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此刻,孩子们发表的建议不就是他们渴望在传统课堂上获得的吗?一次“小先生课堂”的“评价300秒”带给我无限的思考。真正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实践中育人,在发展中育人。

最值得骄傲的是“小先生备课本”在学校成为美谈。每个环节都非常翔实而动人,每一次课后复盘都是一次团结协作的美好回忆,也是一次对学习的深刻领悟,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感恩教育。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有终身发展学习能力和发展动力的人,核心素养的归结点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落实落地?就要抓住课堂的“牛鼻子”。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需要教师真正转变思想,让课堂切实成为学生发展自我的舞台,让学习真正发生。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武汉市园博园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05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