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班级在线

为每双翅膀校准飞翔的姿态

发布时间:2025-04-29 作者:杨 阳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下课铃一响,操场空无一人,我吃了一惊,学生都去哪儿了?本该热闹的课间居然鸦雀无声,操场安静得就像已经放学了一样。这是多年以前参观某市示范学校时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当我惊愕于此时,有人却认为这才是有秩序且安全的校园。

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时代课题,身为他们的启蒙老师,我自然不愿意我的学生生活在圈养的牢笼里,因此我创设了许多“童玩”活动,希望孩子能真正成为孩子。

玩转课间之陀螺节

有一段时间,学校一群学生特别喜欢趴在地上凑热闹,他们都在干什么呢?原来是在玩陀螺。学生知道学校不能带玩具,都是趁着课间偷偷在玩儿。我静静观察他们的秘密行动:有的在比拼谁转得久,有的在欣赏陀螺旋转时漂亮的花纹。我心想,既然屡禁不止,不如让学生玩个痛快,我上网搜索了陀螺的相关资料。

一次综合课上,我抱着一个红色盒子走进教室,大家都在喃喃细语,猜测我的盒中之物。

“今天我们来一场陀螺比赛,每个人可以从盒中挑选你最喜欢的陀螺,一会来比拼下谁的陀螺转得最久。”

教室里一片欢腾。每个学生排队上来领取自己喜欢的陀螺,以4人小组为单位玩转自己手中的陀螺。玩了一会,学生翰翰拿着他的陀螺向我走来:“老师,怎样能让我的陀螺转得更久呢?”

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我觉得跟大小有关系,陀螺越大转得越久!”

“跟我们转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快转得越久!”

“如果换个材料,不用木质的会不会更快?我家里的那个陀螺是金属的,转得非常快!”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既然如此,何不动手试试呢?于是,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猜测分别组成课题小组,“材料对陀螺转速的影响”“陀螺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外力对陀螺转速的影响”等。

第二周综合课上,学生带着各自制作的不同大小、不同材质的陀螺纷纷上场,各色陀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擂台赛,大家看得不亦乐乎!一番比拼下来,学生发现支撑形式、质量分布、材质大小、外力等都对陀螺转速有所影响。

这就是我们班“玩转陀螺节”的由来,在玩中学、学中玩。回忆80后的童年,小小的陀螺承载了我们多少欢声笑语,希望它带来的快乐能一代代延续下去。

春日限定之纸鸢节

“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这是人类风筝最早的起源,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流行以纸做风筝,由此称为‘纸鸢’。乾隆年间,风筝也分为四大流派……”那是一个草长莺飞的日子,我在教室里带领三年级学生品读清代高鼎的诗作《村居》。学生眨着扑闪扑闪的大眼睛,认真聆听纸鸢非遗的背后,一线牵引的其实是传统文化手艺人的坚持。望向窗外,今天的天气正好,风有约,春不误,我脑子一热,何不与学生一起到操场放纸鸢?

我在网上急忙下单了六只风筝,特地挑了第一节课,操场没人上体育课的时候。我把学生带到操场,分好小组,向他们讲解了怎样小组合作放风筝,再给他们规划了每个小组的风筝场地。接下来,就要开始比拼哪个小组的风筝飞得高了,学生一个个摩拳擦掌。

“老师让我先来,我以前放过风筝!”学生小浩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

“一边跑一边放线,风筝就能起来了!”学生一航着急地想要展示一番。

“嘿嘿,程瀚,我们一会比赛看谁的风筝飞得高!”学生锦城自信满满。

一开始,没有一个组能把风筝放起来,我静静地看着并没有插手,只见他们自己做好了分工,一个人拿着风筝,一个人扯着线,两个人一起跑,说“放”的时候后面拿风筝的学生马上放手,风筝终于飞起来了!

在教室里我们可能更多关注于学生的学习,走出教室我却看到比学习更珍贵的画面:注意力障碍的学生轩轩第一次在我眼前展露出笑容,在操场上自由奔跑,他放的风筝最先飞起来而且飞得最高,我不由得拿起手机把他的笑容记录下来;学习成绩倒数的学生硕硕因为跑得快,又和他人配合得最好,大家都抢着跟他合作放风筝;平时最调皮的学生诚诚居然是小组的领导者,指导其他学生分工合作……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老师,我们不用等到放学也可以放风筝了!”学生梦雅笑着对我说。从那以后,每学期风和日丽之时,大家都能看到学校上空各色各样的风筝翱翔于蓝天之上,这成了我们班的风筝节。

班级茶话会之零食节

几乎每个年级都会有学生偷带零食的现象,既然屡禁不止,何不反其道而行之?

我在班级创办了快乐银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户头。我给学生印了不少“假钞”——“二(2)班快乐币”。

学生作业工整漂亮可以得到1元,上课积极举手可以得到1元,积极主动帮助同学获5元,手抄报光荣登榜获5元……学生乐此不疲赚取自己的快乐币。

那么存款应该怎么使用呢?我始终觉得,尽管物质惊喜是短暂的,但精神世界也是建立在物质世界之上的,偶尔的糖果刺激可以让学生倍感快乐。于是,每到期中和期末考试结束,我都会采购学生最喜欢的零食礼包,大大小小的零食盒摆满了整间教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银行存款购买自己喜欢的零食。

“杨老师,我买了两根棒棒糖,一根给弟弟,一根留给我自己。”这不就是分享吗?

“今天的购买太刺激了!全是我爱吃的零食!接下来我要疯狂赚钱,成为班级富翁!”

“奶奶每天早起给我做早餐,爷爷每天送我上下学,他们太辛苦了,我要买几根番薯送给他们。”偶尔我也会带些家里长辈能用的东西,希望学生能学会感恩。

零食节既点燃了吃货们的热情,也在无形中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如果有班级年度十大事件,零食节绝对能登榜首。

教育何须与天性角力?真正的秩序在于为每一双翅膀校准飞翔的姿态。当琅琅书声与盈盈笑语在校园共振,当知识图谱与生命体验在游戏中交融,教育终将回归它最本真的模样——释放儿童天性,点燃求知的火种,照亮万千可能。你看,此刻操场上的纸鸢正掠过教学楼的檐角,那根细细的线,不正是我们给予学生最温柔的牵引吗?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宝城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4月30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