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庄浪县是陇东黄土高原上的红色热土,曾是红军长征途经地,抗战时期更是陇东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庄浪县教育系统深挖本土红色资源,将抗战精神与校园德育深度融合,让青少年在浸润中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弘扬抗战精神,砥砺家国情怀。
文化墙上的“抗战故事”。走进庄浪县水洛中学的教学楼长廊,一幅幅“陇东抗战风云”主题文化墙格外醒目。墙面以黄土高原沟壑为背景,再现了历史上的“庄浪青年参军支前”“地下党传递鸡毛信”等本土抗战故事。课余时间,学生常驻足讨论,耳边仿佛回响着历史教师的讲解:“1943年,庄浪300多名青年组成担架队奔赴抗日前线,最小的年仅16岁……”冰冷的墙壁化为鲜活的教材,将本土抗战史刻进学生心里。
校园广播里的“英雄之声”。“同学们,今天我们讲《抗日英雄高永祥》的故事……”每周三中午,庄浪县第一小学的“红领巾广播站”准时开播。学校邀请抗战老兵及其家属用当地方言演绎抗战故事,穿插《保卫黄河》《南梁颂》等经典旋律。当听到高永祥团长率三十六团在凤凰山伏击日伪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六年级学生李鸣在作文中写道:“听了抗战故事,才知道原来抗战英雄离我们这么近!”方言的亲切感,让英雄故事更易走进学生心田。
校史馆里的“时空对话”。庄浪县第一中学利用百年老校底蕴,在校史馆专设“抗战时期的庄浪教育”展区。泛黄的《庄浪县立中学师生抗日宣言》、锈迹斑斑的防空警报器、手抄本《救亡歌曲集》等实物,配合AR技术还原“师生街头义演募捐”场景,都是很好的德育教材。
校史馆内记载:民国28年,时值抗日正面战场鏖战惨烈之时,庄浪师生报国热忱尤为高涨。元旦国庆大会上,“驱彼倭寇,还我河山”“缩衣节食,捍卫国家”等血誓之语,皆出自全县师生手笔。是年4月,为响应捐献“儿童号”战斗机的倡议,全县师生共捐洋65元、法币68.4元、废铜125斤、铁50斤。庄浪县政府教育科在捐款呈文中坦陈:“(庄浪)学生虽家贫如洗,民众敝壅,捐款甚难”,亦“婉言劝募,以期集腋成裘”……参观的师生及学生家长读之,莫不肃然起敬。学生在“抗战精神传承墙”按下手印,誓言“传承抗战精神,做新时代的‘小红军’”。
主题活动中的“历史再现”。庄浪县各校广泛开展“抗战精神融入校园德育”实践活动:红色研学中,各校组织“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德育活动,学生自制“抗战地图”标注本土红色遗址;校内主题活动中,韩店中学等校排演《土豆献给八路军》《大刀向鬼子们的头砍去》等舞台剧,还原庄浪群众节粮援军的往事;县教育局组织越战老兵柳宝财、优秀共产党员王西川等成立“抗战精神宣讲团”,走进学校、社区讲党史与抗战史,让宣讲活动成为“行走的思政课”。
如今,在庄浪县中小学校园,抗战精神已化作演讲会上的爱国主题、征文活动中的精彩华章、黑板报上的英雄群像、实践活动中的坚韧品格。正如庄浪县教育局局长陈丁有在抗战宣讲活动中所言:“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庄浪这片土地上,我们要让抗战史实成为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材,让每一片洒过热血的黄土都成为赓续红色教育的热土,让抗战精神陶冶情操、磨砺学子、代代相传、永远鲜活。”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庄浪县教育局教研所)
《中国教师报》2025年09月03日第8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