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科学教育新赛道

“科创教育+”为未来破题

——山东省临沂启阳小学科创教育的深度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5-09-02 作者:赵其峰 来源:中国教师报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启阳小学围绕“启阳·阳光生命教育”这一特色定位,在做好五育融合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依托STEM教育跨学科融合理念,把科学和数学列为核心学科,探索并践行“科创教育”,将提升学生素养作为特色工作持续深耕,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科学素养,推动学生在科学探究能力、数学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养方面不断提升,培育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坚韧意志和高阶创新思维的新时代少年。

在数学教育方面,学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兼顾个性成长。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数学教学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拓展延伸”的倾向,同时学生数学能力发展也出现分化倾向:一部分学生基础扎实,渴望学习更具挑战性的内容;另一部分学生基础薄弱,需要教师采用更有趣、直观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探索“普适培优,整体进阶”校本实施路径,出台《学生数学素养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在保障日常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以“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两大核心能力为牵引,拓展“数独”“24点”“奥数”“魔方”等6门校本课程。这一路径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借助兴趣与能力实现自然分流,既保障全体学生的基础发展,也为潜质学生提供持续成长通道。

为保证教育的全面普及,学校发挥数学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分年级制订拓展课程计划,将数学素养活动融入班级日常,并纳入主题教研体系。通过定期举办数学节、素养竞赛等,动态调控教学进程,提升师生对数学素养的重视。同时,各年级设立“思维风暴训练营”,遴选优秀学生集中培训,组织参加市、区级竞赛。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组建了一支业务能力强、乐于奉献的教师辅导团队,通过自主研究、培训与研讨相结合,快速提升课程实施与资源整合能力。训练营的辅导过程注重层层选拔、技术融合与心理疏导,借助平台数据分析精准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稳定发挥,全面提升培训质量。

学校还始终坚持“教学评一致”的原则,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加强教学监控与反馈,确保数学素养培育工作取得实效。

在着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上,学校积极落实“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要求,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开设多学科融合跨主题课程与拓展项目。

在设计课程时,学校采用差异化策略:1—2年级课程侧重体验式学习,3—4年级课程侧重任务式学习,5—6年级课程侧重项目式学习。三种模式都重视学生自主建构、合作交流与探究体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深度融合。

在“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主题课程中,低年级学生通过种植、辨识花卉、制作标本等活动,直观了解植物形态,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中年级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参与种植观察、发芽实验,记录生长周期,体会生命奇迹并表达过程;高年级学生以小组探究形式开展“生物闭环生态系统”研究,借助传感器采集数据,利用AI技术进行初步分析,学会自动控制水循环,理解生物共生与资源循环原理。

“未来科学家”主题课程整合科学教材中的实验模块,开发以探究为主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动手验证科学原理,培养观察、提问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利用航天科普资源开发“探月工程”“航天科技”等主题课程,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完成项目,深化对科技前沿的认识。依托“致敬科学家”主题阅读,教师组织学生读传记、讲故事、画海报、写征文,并结合剪纸、绘画等美育形式理解科学家精神内涵,实现“做中学、读中悟、写中思”的融合。

同时,学校重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教育,将3D设计打印、编程、电脑绘画、机器人、无人机等创客内容纳入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与创新能力。

学校还建设了1000多平方米的“沉浸式”科技长廊。廊内收藏科技类书籍4000余册,陈列大量学生手工和科技作品,形成多维度、互动性科技展示与学习空间。学校还在廊内设立了“中国影响世界”“中国改变世界”“中国引领世界”“中国航天工程”四大主题展区,将我国科技、军事等领域重大成就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利用这些资源,结合“致敬科学家”读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科技与阅读融合,使科技长廊成为学生感受科技魅力、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场域。

随着学校“科创教育”的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各类成果逐渐显现。近年来,学生在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中屡获佳绩。在最近一次校园科技节活动中,学校共收到学生科技作品1600余件,3000多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临沂启阳小学通过扎实的科创教育实践,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起来、素养升起来”。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问题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寻找每一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新发展增长点,强化质量意识和课程意识,开创具有启阳特色的科创教育新路径。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临沂启阳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9月03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