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母亲是我生命里的一束光

发布时间:2018-11-15 作者:刘喜琴 来源:中国教育报

母亲在家排行老大,6岁就开始帮姥爷割草喂马,帮衬家里干活。因为家里穷,为了帮助姥姥照顾5个弟弟妹妹,母亲只上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回家,老师到家里劝说了好几次都没有用。

姥爷的叹息,姥姥的眼泪,成为挂在母亲肩上无声的音符。母亲的勤快、善良、坚强和细心,成为支撑她生命的力量。

勤快,刷新生命的律动

辍学后,年仅7岁的母亲俨然成了家里的小保姆,白天晚上都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12岁时母亲得了伤寒病,头发都掉光了,差点死掉。结婚后,母亲更是担起大姐的责任,供弟弟妹妹们上学,为他们做衣服,为娘家分忧解愁。

婚后的母亲越发勤快,越发能干,越发有责任心。母亲种了好多菜,西头的地边上长满了金银花,房屋的后墙上爬满了深绿色的南瓜藤,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南瓜。前院粗粗细细的架子上缀满了长豆角和黄瓜,还种了西红柿和茄子。家里有吃不完的柴鸡蛋,有时候连门口的地里也能发现一窝鸡蛋。

母亲经常说:“求人不如求己,人勤地不懒,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为了抚养我们4个孩子,不论严寒酷暑,母亲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来为我们做饭,炸油饼、蒸红薯、擀豆面条、摊煎饼、蒸焖子……换着花样为我们改善生活。看着我们大口大口地吃着香喷喷的早饭,母亲总是露出幸福的笑容。

童年时饭菜的香味,吃饭时饭桌的热闹,伴着母亲忙碌的身影,这幅有声有色的画面我至今无法忘记。冬天,母亲双手皴裂;夏天,母亲在火炉边挥汗拉风箱。这些劳碌伴随着岁月的年轮,刻在母亲的脸上,化为越来越深的褶皱。

善良,发自内心的挚爱

上世纪80年代,父亲是全村第一个发家致富的。他为村里修路、架电话线,借钱给村里人买拖拉机、大卡车运货,帮助全村人致富。逢年过节时,母亲总会主动给家里困难的村里人送去几百元钱,父亲总会摆上几大桌菜,买来几箱好酒,请村里的人来家里吃饭。那时母亲和奶奶、婶婶是厨师,我和姐姐就成了服务员,忙得团团转。

母亲对人非常慷慨大方。村里有个婶婶叫爱菊,有年冬天她的女儿得了重病,天天发烧,丈夫又在外地干活。有天晚上爱菊抱着孩子来到我家,说:“嫂子,让我在你家住几天吧,我家里太冷了,我和孩子快冻死了。”母亲赶紧把我的床铺好,让她和孩子先住下。第二天,母亲给爱菊婶婶准备了两条厚被褥,用床单兜好,把她送回了家。这样帮街坊四邻的事情母亲常做,平时如果有要饭的来到家门口,母亲也会搬上一把椅子,让他坐下来喝口水,用大黄瓷碗为他盛上满满的一碗米饭和熬菜。

一到夏天,父亲就从外面拉一大车西瓜回来,母亲则站在家门口,只要有邻居路过,就给大家分几个。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总是这样善待别人、帮助别人。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我的父亲母亲,就觉得他们是我心中的一束光,照亮着我的世界。

坚强,一种坚定的力量

母亲从不亏欠别人。她欠别人哪怕一分钱都清楚地记着还,别人即使欠她几万元,如果实在艰难,她就说不要了。

我们兄妹4个逐渐长大成人后,母亲本该轻松,却更加忙碌,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照顾孙辈。七八个小孩陆续出生,母亲为每个孩子赶制褥子、尿布、棉衣和大红色的猫头鞋。一针一线,缝进去的是无尽的爱;一点一滴,融进去的是心血和深情。

长期的操心劳累使母亲得了心脏病,可是母亲到哪儿都闲不住,到哪家都做饭,帮助照看孩子。去年,69岁的母亲在重症监护室里躺了两个月,昏迷不醒、说胡话,后来肺部也感染了,高烧不退。我们都以为母亲活不成了,可她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等各项指标稳定后,医生为她成功地做了心脏瓣膜手术。大家都说,真是好人有好报。

母亲常说:“只要我能动、能干活,就不让你们伺候。”多年来,母亲就像太阳一样带给别人光和热,默默地付出,从不给别人添麻烦。

细心,温暖人心的阳光

母亲不管到哪里都特别受欢迎,我女儿经常说:“姥姥是我最喜欢的老人,因为她特别和善温柔。”

女儿不到两岁,母亲就开始教她画蝴蝶、画小鸟、剪大公鸡,还读书给女儿听。女儿后来特别喜欢画画,想象力丰富,作文写得生动形象,都跟母亲的启蒙教育分不开。女儿喜欢小动物,母亲为她养过小狗、小猫、松鼠、金鱼和蜥蜴。母亲经常说:“孩子应该多接触大自然,多到外面去转转,这样才会快乐,也会变得有爱心。”女儿养的小狗后来死了,母亲一提起来就非常难过。她说:“猫狗也是家里的一口人啊!”

虽然只上了两年学,母亲却能够读书看报。我近几年买了许多育儿方面的书,母亲每次来到我家,忙完家务就坐在书桌旁,戴上老花镜,认真地读、仔细地记,还时不时地和我交流一下。

我有时会为了孩子们的学习焦虑不安,母亲常常劝我:“目光要转向,放下心里的重担,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母亲还说:“你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给孩子,你要活好自己,照顾好自己,开心起来。”

每次见到小孩,母亲嘴里说出来的全是表扬与鼓励的话语。母亲常说:“温良的舌是生命树,美好的语言和善良的心能造就一个人,也能改变一个人。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比什么都强。”

母亲还把从书上学到的教育知识用在邻居身上。村里有个孩子爱偷东西,每次他父亲都把他吊起来打。母亲主动到他家跟孩子的父母沟通:“孩子犯错了,不能打,越打越叛逆,越打越不听话,你要给他足够的宽容与爱,不要用恶毒的语言去伤害他,要相信他能改好。”

只要来到我家,母亲就忙着帮我做饭。现在我轻易不让母亲做饭了,只想让她做我的老师,指导我怎么做饭。我也想像母亲那样每天为孩子们做可口养生的饭菜,做一个好妈妈。我也想像母亲那样给孩子力量和信心,给孩子宁静和善良,成为孩子一生的骄傲和满足。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15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