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龚琴娟 记者 蒋亦丰)近日,义乌中学一学生突发心脏骤停,学校教师用心肺复苏术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急救,并在校医和医院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帮助该生脱离了生命危险。
义乌校园应急救护培训的兴起,缘于2014年的上海外滩跨年夜踩踏事件,及近年来义乌校园里发生的学生猝死事件。让教师具备基本的应急救护能力成为义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目标。
义乌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分管安全的负责人开展应急救护能力培训与考证,同时要求成立学校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开展红十字校创建活动。
为更广泛地推进应急救护进校园,培养校园应急救护骨干队伍,义乌市98名教师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培训师证,拥有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资质。义乌市艺术学校教师楼元朔就是其中一位。考证后,楼元朔把推广应急救护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他在学校开课,完成中高段700多名学生的普及培训;又为全校教师开展考证培训,90%的教师获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资格。节假日,他积极参与红十字会在社会上的各种推广工作,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更多的人。
自2016年起,义乌开始全面实施应急救护培训三年行动计划,把教师红十字救护员证持证率列入了学校校园安全工作考核内容。目前全市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90%以上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不少学校取证率已达100%。义乌市蓝天学校、欣欣学校等多所民办学校也主动邀请红十字会开展了培训。义乌还在新教师培训中增加应急救护内容并考核。自此,学校里每增加一名新教师,社会上就多一名红十字救护员。三年来,共有731名新教师经培训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
应急救护培训的开展,让教师普遍具有了应急救护常识。学生流鼻血、跌打损伤等常见情况都能合理处置,遇到紧急情况也能从容应对。去年义乌市大陈镇中心幼儿园、胜利幼儿园先后有幼儿突发抽搐、晕厥,失去意识,学校教师都能正确处理。
红十字救护员教师们积极参与义乌市国际马拉松等赛事的红十字救护志愿服务,成为活跃在社会上的一支重要的应急救护力量。义乌市东洲第一幼儿园的骆旭兰、上溪小学吴志坚老师都连续参加了四届“义马”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骆旭兰说,不断参加培训和实战,才能巩固急救技能,做急救普及教育时也能更自信。义乌市福田幼儿园5位教师“组团”参加“义马”红十字志愿者服务。他们觉得一起锻炼,互相帮助,提高更快。
教师急救培训的开展,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红十字急救花开进校园”项目在红十字会和教育局的联合推动下连续开展第四年。日前,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用体育课时间对初一学生进行培训。红十字会志愿者为学生开展一对一教学,让每名学生都能在模型上操作。
在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三年多来,义乌市上溪中学不断深化红十字课程。学校将应急救护培训列为高一学生开学第一课,编写红十字急救校本教材,开设红十字选修课,设置红十字急救窗、急救知识宣传廊、应急救护实践操作教室,拍摄急救宣传微电影。
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把应急救护培训延伸到家长,先后有260位家长参加培训,今年计划再培训120位。赤岸小学、大陈小学等学校也纷纷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培训,让应急救护走向家庭。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02日第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