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用脑科学廓清认知迷惘

——读《解放你的大脑》

发布时间:2019-04-08 作者:吴贤友 来源:中国教育报

《解放你的大脑》是我继《教育与脑神经科学》之后阅读的又一部脑科学著作。应该说,这是一本触及了学习与教育本质的思想之作,阅读本书能够廓清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迷惘。作者引入了“神经工效学”的概念。“神经工效学”是研究人类工作中脑与行为的科学,至今不过二十年的历史,但因为与教育紧密相关,眼前俨然已成显学。当然,这只是一部科普读物,作者并没有作抽象深奥的概念定义和理论阐释,而是为了便于普通读者的理解,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椅子比凳子更符合人类工效学。因此阅读起来,也就轻松写意,颇能领受“科学”的意趣。

每个人其实都是“奇才”

作者说,从事神经工效学研究,就是改变世界,改变一个又一个大脑,从而改变人的命运,解放人类的精神生活。其实,对这个主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雷内·斯皮尔曼就提出了“G因素”,这就是智商概念的起源。我们总是惊叹,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人天赋异禀。

在热门电视节目《最强大脑》中,我们惊奇地见证:有人能通过心算将素数除到小数点后第六十位,有人用43秒的时间计算出一个500位数的73次方根,可是脑科学的研究却发现: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肌肉会越来越大;但一个人在精神世界进行训练时,大脑的体积却基本固定。那些所谓的“奇人”,他们的大脑与常人无异:没有更多的神经元,没有更大的面积,没有更快的突触。不同在于他们除了充分利用大脑区域之外,还激活了内嗅区、海马区和小脑区。也就是说,他们的“卓越”很少依靠天赋,与“智商”无关,完全是后天习得——在受到启发的情况下不停实践的结果。作者形象地比喻说,就像我们提一个水瓶,我们只是用了一个“小指头”,而奇人们用了整只“手”。老实说,这颠覆了我既往的认知和理念。

正如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双手一样——每个人都能制作一首交响乐,绘制一幅杰作,制作一把小提琴等,我们可能真的没有充分利用大脑的全部“潜能”。因为那些智商平平的人也能成为奇才,贝多芬双耳失聪成了伟大的作曲家,巴顿成绩平平成了伟大的将军。最具传奇的记忆竞技者之一的纳尔逊·的里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刻意练习,即便起步较晚,也能超越“天分”,一个精心训练的大脑具有怎样的潜力。

在作者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莫扎特,都藏着“高深”的技能。大脑和手一样,所做的动作与活动要比我们能做的动作与活动有限得多,我们只用了我们大脑的“10%”,我们需要解放自己的大脑:所谓的奇才并非与生俱来,而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愿意发展某种才能而已。

现实生活中,有人愿意把时间花在250站法国城市的卫星图像上,有人愿意去识记抽象的数字和代码,有人愿意去辨识不同的人脸和名号,等等。因为热爱,他们愿意数千次重复一个身体或思维动作,花费大量时间在别人看来是“苦差事”的任务上,当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刻意训练连续达到五万个小时的时候,他们就成了“奇才”。

用黑客思维去学习

今天的教育方式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工厂的意图为导向,其基本的目的是生产出合格的“零部件”,强调的是标准和规范,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生命个体。

填鸭式教育模式也就应运而生:我们有一个统一的大纲和课程标准,学生必须按照教学进度表的速度吞下规定的一切,在这个吸收的过程中,任何迟缓和折扣都会被淘汰。对动物的填喂养成了脂肪肝,对学生的填喂,养成了一个个“脂肪脑”。要知道:学生不是等着被装的壶,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

当教育败坏了学生的胃口,“不得不去学校”就成了很多孩子的无奈选择。“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现在我们明白:没有热爱,就没有出类拔萃,就不可能卓越。好奇心、兴趣和激情才是学习和发现的根本动力。保罗·卢加里说:一位消沉的诺贝尔奖得主还不如一名狂热的新手。真是至理!

如果囿于教条不去改变,我们的学校教育只能是死路一条。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把黑客思维的理念融入学校教育,从游戏中汲取学习的经验。

电子游戏充分借鉴了斯坦尼斯拉斯·德阿纳的学习的重要原则,展现出其在神经工效学方面的优胜之处:吸引并引导注意力;让人积极参与,刻意练习;用奖惩鼓励试错,但不会让人害怕和窘迫,尽管它们比学校更多、更频繁、更夸张地打分;它们用逐渐强化的任务来巩固游戏技能。游戏鼓励长时间刻苦练习,以及一种“有趣的卓越”。游戏降低进入的门槛,抬高退出的门槛,因此为一切形式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结构。

教育必须唤起孩子们的“食欲”,让他们对知识充满渴望。不应强迫让大脑适应学校,应该让学校适应我们的大脑。必须将快乐重新置于学校的核心位置,在一所有益身心健康的学校里,老师们感到快乐,因为他们是知识的星级厨师,学生们感到快乐,因为他们享受美味并学习烹饪。这并不是说,人们在学校时不需要付出努力,而是说,充满激情的努力不是痛苦。

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为了明白学校教育的本质,作者创造了打分生活和真实生活两个概念。对比中发现,学校把自我定位、质疑权威、独立自主、团队合作等六种品质变成“恶”,服从才是至高无上的美德。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迫使我们去服从。每个人都在“努力地适应模具,成为一个个合格的馅饼”。作者感叹:人的一生,从生到死,我们不仅没有离开过幼儿活动的“围栅”,我们还创造了其他一些围栅,思维的、政治的,我们向其出让自己的自由。这自然大大束缚了人类无限发展的可能,这也是无数“奇才”骈死于槽枥之中的根本原因。

作者借用乔布斯的话告诫我们:“不要将时间浪费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盲从教条就是活在别人的思考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追随你自己的内心和直觉。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知道了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了解自己是每个人在生活中无可推卸的责任义务。成功的人生就意味着自己能掌控人生,接受、突出而不是压制其特性。每个人都是变革的力量,普通人一样可以改变生活、影响世界,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划出自己的生命轨迹。自己之外,没有谁能定义你自己。正如伯顿所言:做人性要求你做的事情,不要期待别人的掌声;遵循自我规则的人活得最高贵,也死得最高贵。

这样的阅读不啻给我们注射了一针清醒剂,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读完本书,我也渐渐明白:解放自己的大脑,重新掌控自己的精神生活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解放。

(作者系安徽省含山县第二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08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