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宁波四中:“盘山劳动”五十年 育林又育人

发布时间:2019-04-11 作者:本报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张晓芳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扛起一根大木头坚持走了两公里,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奋斗的喜悦。”近日,浙江省宁波四中207班学生徐健和学校200多名高二学生一起来到宁波鄞州区天童盘山林场,参加了一天的林场劳动。在宁波四中,盘山劳动是必修课,这项活动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

当天,宁波四中盘山实践纪念馆揭牌,纪念这一薪火相传50年的劳动精神。50年来,先后有1.5万名宁波四中学生来到这里,种下了两万棵树,累计造林420亩。

1969年,宁波四中人开始来到盘山拓荒,设立了天童林场盘山林区。此后,一届届四中人在盘山上开荒、植树、搬运木材、剪枝、打井、造房……一个占地几百亩,稀有木材林立的盘山林场在宁波四中和天童林场的共同建设下逐渐发展起来。

宁波四中老校长朱敦礼是盘山林场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创者,他回忆说,50年前,在极其简陋的工作环境中,宁波四中的师生们一点一点把盘山林场建设起来,他们把高强度的劳动作为磨炼意志的途径,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生们努力学习的身影照亮了整个盘山。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盘山劳动不仅是四中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更是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育。”宁波四中校长钱洲军说,50年来,四中人不畏艰难,在盘山开垦荒地,植树造林,还坚持文化课的学习。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中,一代又一代四中人,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绿化了大片荒山。

钱洲军介绍,盘山劳动也是该校人文行走之“行大道,走吾乡”短线研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要求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知”是让学生了解四中学子盘山劳动的历史与德育活动的意义,“行”是通过亲身参与的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掌握基本的劳动技巧,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宁波四中盘山劳动实践活动持之以恒,历时半个世纪,很有意义。”宁波市教育局局长朱达表示,宁波教育系统要以此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广大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养成劳动习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11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